前驱狼、后进虎,李纲此言一出、赵构的脸色也不由得一沉,随即打量着曾孝全暗作起思忖来。
赵构所想何事呢?他想的是李纲所言无错,若只是几十个、上百个摩尼教的余孽前来驰援,当两军恶战之后定然剩下的不会很多。
剩下的那些摩尼教余孽再如何强大,也定然难以以少胜多地制服他身边的禁军,他也就自然依然是安全的。
可是如今曾孝全这一声召唤,竟然招来了如此众多、多大三百六十多摩尼教的余孽来。
三百六十多人、那意味着什么呢?在赵构的记忆中,摩尼教中的高手只要百人组阵、大宋王师十万人都休想与之抗衡。
三百六十个摩尼教的高手同来,那随时可以组成四大魔阵来。
权且不论那些摩尼教余孽对抗刘行那支只用了几个时辰便攻破了二十万大军半年没能攻克之上京城的私家军时会使出多大的力气,单凭四道魔阵、怕是那号称两万人的刘家军也定会折损过半甚至耗损殆尽。
然而当两军恶战之后,若是摩尼教所剩的人数过半的话,那么曾孝全必成那些人的领军之人。
当曾孝全称为领军之人时,赵构首先想到的是他乃方腊“大光明国”的余孽,他的人如今虽是在“效忠”赵构、赵构却并不相信曾孝全的心也真的在“效忠”于他。
这种不信任源于昔日的仇恨,更是源于曾孝全、摩尼教众的出身。
天下人皆知摩尼教中人为江湖草莽,可是为何那么多人会落草为寇、投身摩尼教呢?因为穷、因为受到了统治集团的压榨他们不服。
赵构虽然视刘行如死敌,却也在这一点上心中接受了刘行曾言说过的一番理论、那就是所谓的阶级定论。
在刘行那一定论中,摩尼教众多数出身是贫民阶层、是被压榨的无产阶级或是小富阶层的人。
那两个阶层的人,他们祖祖辈辈受官僚阶层的压榨、受统治集结的盘剥,早已是厌恨深植于心。
其内心深处大多数人都存在着一个想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时刻都在想着把压站他们的阶层打翻在地,然后取而代之、自己去翻身做主……
有一些道理所有人都懂,那就是做人该懂“舍得”。懂得舍、才会有得。
可惜的是赵构不是刘行,他虽然也懂得“舍”与“得”的道理,却和他的祖先一样无法容忍一群草民真的在某天里翻身做主、与他们平起平坐甚至是骑到他们的头上去。
所以赵构的思想深处是可以给曾孝全所代表的草民阶层一部分权力、作为一种“舍”换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但他的那份“舍”是有底线的、他的底线就是舍出去的权利该是“舍”多少他来做主,“舍”出去之后得到的回报必须是数倍、乃至百倍的才叫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