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线真的太缺人,导致所有队员都得往上打大原本一至两号的位置,亦即控球得打得后、得后打小前,以此类推。按这逻辑,德生可能会拉到中锋去,成为S大最后防线。
“对啊!入学的时候不知道…单纯很喜欢叶教练(S大总教练)的普林斯顿。而且我看UBA唯一有机会赢中体的,大概就这里了,如果可以,我想要拚看看。”
德生喜欢挑战,也不想坐板凳上看中体大的职篮球员虐菜,也不觉的单靠自己有办法对抗那票职篮球员,所以看来看去,S大成了唯一选择。
普林斯顿是一种很注重无球跑动的进攻战术。一般来讲控球是后卫的工作,但对于普林斯顿来说,内线也需要有一定水平的传球能力,这刚好是德生强项,他高中场均四到五个助攻,以内线球员来算是蛮高的水平。
去年S大是UBA亚军,虽然仍输给冠军中体大近十分,但他们输在最后关头,而且是在最后两分钟内一口气被拉开比数。尽管落败,球员素质也不如对手,但已让人看到扳倒王者的曙光。
“其实以你蛮适合普林斯顿的,我常看你打球,策应能力很好。”
鸿孺说道。
“唉…。”
德生双手抱头,想起这个决定,悔到肠子都青了,当初就是为了往后场发展才来S大,但没注意到阵容,单以比赛内容做决定,结果现在不要提离开禁区了,搞不好连中锋都有他的戏。
“今年的S大,铁定不能只打阵地战,否则一定被中体打假的。”
鸿孺其实对这个蛮好奇的,或者说,这是他会不会入选球队的关键。
“你觉的今年教练会拿什么对付中体。”
德生给鸿孺一说,好奇了起来。
“如果学校选我,一定是跑轰。”
鸿孺十分笃定。
“跑轰…那很难欸,大学队有人打跑轰吗?”
德生有点不敢相信,毕竟这战术真的有其难度。首先防守上,这个战术会使用大量包夹,无论半场还是全场,迫使对手发生失误,并利用流畅的小组挡拆,或投或切,快速结束进攻。此战术体系最出名的当属2004~2010年NBA凤凰城太阳队,丹东尼(Michael Andrew DAntoni)执教时期所提出的七秒快攻。若非主力球员伤病,惜败马刺,不然太阳队真的有可能问鼎总冠军。
这战术体系的灵魂是控球后卫,显见鸿孺对自己的信心。
“你应该不记得我了。高一那年,你们预赛唯一输的那场,想起来了吗?”
话锋一转,鸿孺笑问。
“三小!你是那个后卫?”
德生只差没大叫,实在太惊讶了。
“对!我是晨光的控后。”
鸿孺一直期待德生认出他,可惜没有。
不能怪德生认不出来,那时的鸿孺,和现在约莫差了十公分,气质外型也有不小变化,高一的晨光全队是光头,当然鸿孺也不例外。而现在他的头发快长到肩膀上,打球还要拿个戴个发箍。那时他们打的狂野不羁,每个球员上场都像猛虎出柙,动不动就突击包夹、逼迫对手发生失误,高速反击取分。即便对手进球,仍要注意回防,不然可能两分可能马上就会吐还给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