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建虏的两名俘虏将领悍不畏死,根本不会说一点有用的事情,除此以外,这些建虏将领,末将还有一些想法,不想交给朝廷。”
“你想利用这些建虏作战?”孙承宗阅历丰富,大概猜到了周大虎的用意。
“是,孙公。”周大虎点头道。
孙承宗考虑了一下道,“周将军所说这些事,即为可能发生,或者一定会发生。”
“逆奴奴酋就是不愿很快称帝号,那一帮原来的大明降臣和建虏蒙古将军,也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此事已经没有了意外。此事定会发生。”
“如此这般,老朽认为,周将军还是上报朝廷和皇上最好,也是让朝廷有一个准备。”
“至于明年建虏来袭之事,也是有很大的概率,不过此事还没有发生,不宜外泄,一旦外泄,恐出现社会动荡,人心慌乱,反而会自乱阵脚。”
“还是一句话,上报与朝廷,有朝廷决断最好。”
孙承宗叹了一口气,道,“不在其位,难谋其政。周将军和老朽都上疏一封,给朝廷都提一个醒吧,我等只能做到这里了。”
孙承宗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但他见过的大事实在是太多了,见多不怪,再加上在朝堂上锻炼出来的养气功夫,心境很快就又平静下来了。
刚才听完周大虎所说,他又想起了周大虎的属下要任守备的三个城,心中渐渐有了一丝明悟。
“周将军有心了。定兴和高阳由我和伯顺来领头筹钱筹粮招人,周将军派人练兵守战。不过周将军需要一城练兵多少才行?”
这事周大虎早有准备,便立即答道,“要想万无一失,需要长练之兵三千,还需要半训的民壮两千才行。”
“这么多?朝廷只出粮饷员额五百,也就是说两千五兵额饷银需要自己地方上出。”
孙承宗心中默默算了一本账,“一人一月八钱,一年就是近十两,两千五百余人,就是近两万五千两,这样高阳根本就承受不起。要知道高阳总人口才十三社一屯数万人。”
明季,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社。
此外还有盔甲兵器、火器,还要修缮城池等,孙承宗感觉压力很大。
周大虎也知道高阳县供应不了这些大兵粮饷,便又说道,“盔甲兵器火器等由我提供,兵饷减半而给每人每月四钱。民壮只管饭,不给饷。”
“如果承担不起,就裁减兵额,能负担多少,就负担多少。”
孙承宗点点头,如此兵额不是硬性指标,高阳县城还好办。他虽然知道兵力越多,县城就越安全,但现在是民生困苦,士绅富户也是不好募捐。不过深知兵力的重要性,他会尽力完成三千兵额的目标。自己还少有些薄面声名,也许会完成募捐。
除此以外,还要县衙、州衙等大力支持才行,这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