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这是好事。
……
江南南京城。
王应熊到了此地三天后,军机处宣导教化司员外郎大明正报副总编辑柳敬亭,海上泛舟十余天,带着十几人终于到了南京。
一到南京,见了钦差大臣王应熊后,就立即开始了排版印刷。
所有的撰稿、刻板,一个月之前就早已经准备好了,到了这里,就等印刷发行了。
柳敬亭不用自己动手,闲来无事,便来到了坊巷大街上,观看着如织的人流,心中是感慨万千。
他一个在江南等地说书卖艺的人,现在一下子已经成了朝廷的从五品官员,说出来就不会有人相信。但事实就摆在这里,即便如此,他想想也恍如梦中一般。
令他遗憾的是,他没有时间和过去的一些老友聚聚,吃一吃饭,联络一下感情,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
他从小就在江南生活,是南直隶扬州府通州余西人,又随父亲迁居在泰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年轻时犯法,流浪多地,江南社会情况他是十分了解。
他也心中素有大志,主张改良政治,以挽救明王朝的危机。
现在,有了他可以影响江南政治生态的舆论手段和权柄,更是他恩公忠勇侯交给他的任务,心中他已暗暗下定决心,打赢这场舆论之战,他有极大的把握。
种田交税天经地义。
忠君爱国,大义站在朝廷一边。
到了下午。
有朝廷官府这个巨大的机构在后面服务和提供资源、人力,短短一上午就印刷了上万份大明正报特别版,免费发放。
同时还有同样的内容大白话告示,准备贴到城内大小里巷,各处出入的城门之处。
而报纸和告示还在全力加印,会连夜送到各府县发放和张贴。
很快。
南京城许多人都看到了其内容。
上面的文章言辞犀利,针针见血,刀刀见骨,将江南之地抗税、逋赋、历年积欠、隐户、隐地、诡寄、移丘、换段、改册等弊端和逃税手段,非常具体的全部揭露了出来。
还将朝廷赋税不能征收的危害,系统的讲了出来。
从军事、剿贼、防虏、守边、朝廷运转……等一一分析利害关系,以及朝廷被内忧外患、钱粮不继拖累下,会出现唐朝末年和宋朝之悲惨事,江南士绅富户百姓绝无幸免之结论等等。
更是有朝中内阁军机大臣、各部尚书、院、寺、监等大臣亲笔写文痛批一些士绅富户,眼中只有自己利益,毫无朝廷忠君爱国之心,也无体恤升斗小民之意,对这样不遵守朝廷律令法纪,而故意拖欠朝廷赋税、抗税的人,现在仍不悔改的,不配做官拥有功名,和在大明发家致富之利,一律押送京师刑部审理,三倍罚之补交。
这股强大的信息流短短三天,就立刻吹遍了江南各地。
一篇篇朝中重臣的批评逋赋日益严重之乱象,让许多士绅富户心惊胆战。
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朝廷内外官场上的人脉关系,可以呼风唤雨,官官相护,暗中相帮,如果各位大臣都是支持朝廷这次清理积欠、隐田隐户,清丈田亩,那么各级官府还敢包庇他们吗?
情况不妙啊!
随即清理积欠令、清查田亩令、清查隐户令,三令正式颁布,要求各县、州、府清理积欠一个月内完成,清查田亩二个月内完成,清查隐户三个月内梯次完成,不能完成者,就地革职,送往京师处理。
八七七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