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七面对众人的劝说显得异常固执,他本来是想按着白五的吩咐亲自去找朱翊钧,但昨天一个书生的出现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个书生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居然把白七打扮成一个狱卒带进了南漳县的大牢,让他在那里见到了被关押着的白五。
大明的官僚系统早已高度腐败,在这个大前提下,本就不甚完善的地方司法体系更是烂出了新意,百姓谈到县衙大牢无不闻之色变。
这也是古代皇帝有了什么喜事、总要大赦天下来庆祝一番,因为皇帝也知道自己的官吏们是个什么德性。
明朝的宗族势力还非常强大,一般有什么小偷小摸、夫妻偷情的小事宗族就给判了,鲜有要闹到告官的大事。
地方官府一般只处理财产纠纷、城市案件和部分罪大恶极者,而大明的吏部从不以“地方官处理案件数量多”为政绩。
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地方官处理了过多的案件,那吏部往往会认为这个官员理政不贤明,以至于治下的百姓宁可忍受腐败的吏治也要频繁提起诉讼。
因此县令和知府们追求的就是“地方无诉讼”,如果有、那就一定要尽快解决才是,刑讯逼供、严刑拷打和找人顶罪都是惯用手段。
大明案件的平均“侦破率”和破案速度极高,连有现代科技加成的后世警察都望尘莫及,大概只有九八年之前的香港警察能跟大明比一比了。
后世所谓“黑牢”跟大明的地方大牢比起来简直白得不能再白,白五进了大牢的第一件事就是拷打,而且是那种不问目的、不求逼供,只为把人打得只剩下一口气的拷打,白五不到濒死的状态、狱卒是绝不会停手的,认罪都没用。
狱卒们见惯了形形色色的犯人,知道无论此人是否冤枉,都必须要以严厉的拷打、恶劣的环境摧毁犯人的尊严和意志,让他们陷入深深的绝望。
只要能把白五的脊梁打成一摊烂泥,到时候要什么口供和认罪状得不到?这就叫三木之下、何供不得?
白七见到白五时险些没认出来这是自家大哥,白五被打得身上没有一块好肉、下半身腐烂化脓,眼看着只剩下一口气了,白七再不救他,就算白五侥幸活下来也会留下严重的残疾。
就在白七和一众手下争执不下,几乎忍不住动手的时候,阴影中走出的一个白面书生结束了众人的争吵。
“诸位的担忧在下已经大概明白了,接下来能听在下说两句吗?”
“……你来这里做什么?”
在满脸温和笑容的书生面前,白七居然罕见地压抑住了自己粗暴蛮横的脾气,一脸阴郁地死死瞪着对方。
白七有种野兽般敏锐的直觉,眼前这个笑容温和的书生虽然看起来温和无害,但实际上是个不亚于朱翊钧的危险分子,两人都有轻易搅动风云的可怕天赋。
书生完全无视了白七身上森然的杀意,似乎自己不是身处数百名凶残土匪的巢穴,而是在茶楼里喝下午茶一样淡定从容。
“自我介绍一下,在下姓赵、名风子,是个落魄的举人。如果阁下想营救自己的兄长,那在下说不定能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