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城兵马指挥司办事处格外热闹。
一切尘埃落定后,朱翊钧没有急着回宫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地带人赶到了中城兵马指挥司的办事处,准备实时指挥官员和士兵灭火。
清儿带着邢巧如和祝宣武跑了,白莲叛贼已经全部被击溃,李锡年和西城、中城兵马指挥正在指挥部队对那支私兵赶尽杀绝。
他自己的事情已经结束了,但燕京的劫难还在继续。
“说说吧,现在的火势怎么样了?”
朱翊钧坐在大厅上首,认真地翻看着手中厚厚的一摞燕京地图。
按理来说,像京城市区规划这么重要的东西,有司应该烂熟于心,甚至应该有精细的地图。
但问题是,大明的商业贸易在嘉靖年间开始越发繁荣,来华贸易的外商也越来越多。
最为帝国的心脏,燕京理所当然地吸引了大量本土和外国商人,他们都希望在燕京的街面上开设属于自己的店铺,原有的旧城区规划早已不敷使用,私自违章扩建者不计其数。
作为在广西行过贿、贩过私盐、倒卖过军火的狠人,朱翊钧对于大明基层官吏的办事效率可以说是非常了解。
那些私自扩建的人不会跟官府打招呼,出于各种原因,巡逻的官吏和士兵也会罹患间歇性失明,信息从收集上来那一刻
更别提某些官邸里的“艺术家”老爷,朱翊钧是见识过那种王八蛋的,户籍都能因为懒得下乡调查即兴发挥,那地图的可信程度就更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所以他一边翻阅老地图,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燕京市区大概的轮廓;
一边把熟悉燕京的官吏、衙役叫上前来仔细询问,靠他们的口头描述在地图上涂涂画画,补全自己脑海中的燕京市区分布图。
南城兵马指挥和北城兵马指挥跪在地上直哆嗦,今天简直就是他们五城兵马指挥的受难日!
他们两个本来以为自己能逃过一劫,但朱翊钧觉得其他官员等级太高,不熟悉燕京市区、救火也不是那些人的强项,又派人把他们两个倒霉蛋给逮过来了。
“启禀陛下,臣等已经把燕京一百一十二处红铺里所有的火丁官军都动员起来,一部分市民和官兵也自愿参加了此次救火,大家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从城外运水到城内的队伍可谓是络绎不绝......”
“可火势还在蔓延对吗?而且已经失控了,你们这些废物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做,开始在心里找替死鬼和草拟辞职书了?”
朱翊钧从地图里抬起头,冷冷地打断了北城兵马指挥的滔滔不绝。
控制不住火势就控制不住火势,跟谁俩在这打马虎眼呢?
我朱翊钧上跟张居正打过太极,下给广西哨卡卫兵塞过红包,人话鬼话都听过说过,就你俩这道行还在朕面前现眼呢?
朝廷对于京城的房屋密度、房区规划是有明确规定的。
理想状态下,这种没有计划、没有事先准备的人为纵火很快火势就会衰减,然后被分布在燕京各处的火丁官军赶来扑灭。
但看现在火势蔓延的势头和速度,那些条令显然没有被严格遵守,甚至可以说是被严重忽视的,但没人给他上过哪怕一道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