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兴笑道:“所以咱们要把那片平原给开发出来,让那里的部落衣食无忧啊,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有了粮食是不是就需要衣服,有了衣服是不是就需要车马,需要白糖,需要……”
“总之都是咱们潜在的客户啊,而且老张,那里气候比南中还好,水稻一年三熟啊。”
张裔听的心动不已,咬牙说道:“干……”
干字出口又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下来,叹息道:“南中人口不足,没有那么多可以迁去教导的百姓。”
关兴摊手笑道:“所以要建医院,提高南中的生育率嘛。”
张裔:“……”
搞半天怎么又绕回来了。
见张裔面露难色,马谡出言解围道:“此事也好办,从藤甲兵中挑选出一两千聪明伶俐的学习耕种,学会之后再派回去不就行了。”
现在的藤甲兵全在垦荒,还没进入耕种环节呢,考虑到现实需要,完全可以让一部分人跳级。
藤甲兵是乌戈国人,对乌戈国以南的邻居更为熟悉,交流起来也方便。
关兴点头道:“可以,此事就由你负责。”
马谡:“……”
嘴贱嘛这不。
此事商议完毕,进入下个议题,关兴看向梁绪道:“梁县令,路修的怎么样了?”
梁绪答道:“中安到味县的已经修通,下官按照您的吩咐,从修路的百姓中挑选出三百人组建施工队,按月领薪水,准备接下来修建味县到成都的道路。”
关兴问道:“就你们三百人?”
按照以往惯例,这种大型工程哪次不是征召上万乃至数万徭役,单靠他们这三百人修到猴年马月去。
梁绪偷偷瞥了张裔一眼,叹息道:“就三百人,多了张太守不给。”
张裔没好气的骂道:“我也想给,但得有啊,现在南中哪不缺人,哪不缺钱?”
对目前的南中来说垦荒才是大事,其他事都得靠后,关兴也不可能抽调更多的人,叹息道:“那就你们三百人慢慢搞吧,哪怕每天只修一米也有修成的时候,况且随着经验的增长,你们修路的技术会越来越精湛,速度会越来越快的。”
徭役干活都是磨洋工,人多效率未必高,专业施工队就不一样了,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再蠢也会干成专家。
梁绪能说啥,只好点头同意。
关兴又道:“最后一件事,请张老帮我写份求贤令,除南中本地人才,咱们也应该吸收外地人才嘛,求贤令就写热烈欢迎木匠铁匠,大夫泥瓦匠等专业人才定居南中,共建美好家园。”
张裔诧异道:“不找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