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蒙哥马利就加重了语气:“我们应该质疑下自己,想想为什么中国军队能做到,而我们却做不到!”
张弛及中国军队当然不会去关心这些,他考虑的就只有怎么面对德军的下一次进攻。
而且出于隆美尔和海因茨蓝道同样的想法,张弛知道德军的下一次进攻不会太久……甚至还有可能一波连着一波,直到把眼前这道已经残破不堪的反坦克壕打废了为止。
而且张弛还相信,德国人的下一波进攻或许会更猛烈同时也更凶险。
原因很简单,正所谓“有矛就有盾”,战场是个矛与盾、攻与守互相较量的地方,双方都会尽自己所能突破或是防御,他们第一次进攻的失利不过是因为不知道“戈兰壕”的厉害着了道而已,现在他们知道了,那就不可能让自己的部队付出生命的代价还重复上一次失败的攻势。
果然,二十分钟后德军就再次发起了进攻。
进攻还是以轰炸开始,与之前不同排雷清障不同的是,德军这次轰炸是以反坦克壕有沙丘为主要目标,而且轰炸时间很短,只有两分钟。
然后,间隔了十分钟左右又两分钟。
……
张弛很快就明白了德军的意图:
德国人这是在尽量用炮火来毁坏中国军队的反坦克壕,这一点是可行的,因为这里是沙漠地质,这导致工事十分松散,炮火一炸很多地方就塌得不成样子了。
当然,这同时也是德军坦克无法跨越的原因之一,坦克在这样松散的地质里很容易深陷其中无法前进。
至于为什么要间隔十分钟打两分钟,张弛猜测这是因为德军的炮火不如英军,他们担心会遭到英军炮火的压制。
也就是说,德军这是在充分利用自己炮火的机动性,打两分钟的炮就迅速更换炮兵阵地,然后再打两分钟的炮……
而英军炮兵,则往往因为跟不上德军炮兵转换阵地的速度和节奏而无法压制或是压制了也只是打到空地。
这样没过几轮,中国军队前的反坦克壕就变得破烂不堪,有的地方坍塌得完全看不到反坦克壕的影子,甚至原本应该凹陷的部位高高突起,而原本应该突起的沙丘却变成了一个弹坑。
幸运的是,德军应该还处于炮弹不足的窘境,所以这反坦克壕整体上还是可以用的。
张弛有时在想,这场仗其实德国人是想错了,在这样的地形以及“戈兰壕”面前,德国人更应该勇于打一场步兵对步兵的战斗而不是按照习惯还是借助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