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观察到其实制盐的工艺并不复杂,每天早晨女人们背着桶、挑着担子下到江边的卤水井取出卤水,再挑上半腰倒在盐田里。一般先倒自家盐池里沉淀杂质,然后再放进盐田里开始晒盐。水要倒进簸箕里防止冲坏盐田。一位妇女一天要沿着木梯和到江边小路的几百道坎,来来回回背50-100桶盐水,一桶水的重量大约是40公斤。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在这远离海洋几干公里的地方制出了盐。制盐的工作都是由女人们来完成的。强烈的阳光,使她们的脸上过早刻上了岁月的痕迹,然而,以我们外人的眼光看,在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最灿烂的笑容。
平整的盐田像镜子一样,有种神秘的美感。尽管同取一江之水,两岸的盐田却泾渭分明地出现红、白两色。西岸的加达村盐田是红色,东岸上下盐井村的盐田却白色,并因此被称为红盐井和白盐井,这种看似神秘的现象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的不同—一加达村有红土铺盐田,而上下盐井却用细沙或白土铺田。
此时也正是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节,这些在“桃花月”晒出的盐又被称为“桃花盐”。借着日晒风吹和盐田渗漏,卤水得以蒸发、结晶,十多天后,一层层结晶盐就出现了。用木刮刀轻轻刮拢这层晶体,再装到竹背篓里沥干水分,芒康人就得到了大自然馈赠的财富盐。到了收获的时侯,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的笑容。收获是快乐的,却也是艰辛的,妇女们还需将收好的盐背回去。现在一部分家庭也会用骡马甚至摩托车运送,以代替古老的运输方式。
看完这些梦云不由得感叹,知足者常乐。我们又到了多拉日追,它位于芒康县宗西乡境内,距芒康县城90公里,传说这里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的一个驿站。
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时路过出,她在梦中梦到神佛降临此地。第二天早上,文成公主烧香祈祷,祝愿此地成为神城,从此,此地的石头都形成了各种佛像,自然成像与人工雕像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处艺术殿堂,汇聚了藏汉民族的艺术精华。
回来的路上又经过盐井天主教堂,它位于芒康县上盐井,国道214线旁,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1855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建。教堂所在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信奉天主教,现有一位当地藏族神父主持教务,他叫鲁仁第。吟诵译成藏文的《圣经》。信徒由神父取名,名字多与欧洲人相似,丧事也按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安葬,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在镇上休息时又看了芒康弦子舞,芒康弦子舞历史悠久,据考证唐朝时期芒康就有跳弦子舞的历史,但那时的弦子舞是个单一的拉唱为主,家庭形式的小型歌舞。唐朝时期“茶马古道”的开发,给芒康弦子舞注入了创新和发展的生机,聪明才智的芒康人民在其它民族和周边地区的交往中不断地吸收其它地区、民族的文化,不断地增色滋补,不断地发展创新,以一切生活为题,人人创作,人人唱跳,人人加工,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独具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成了藏民族文化艺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珍宝,被誉为“茶马古道”上的“古道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