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他?来自帝都?”
贾墨卿在清源剑阁受教,多次听师尊提起。
当世皇朝,三十六武宗纷争之上,便是领衔武道的七大世家。
萧,林,莫局庙堂,王,纪,黎,许为地方诸侯。
“是。萧五公子,萧醉,是我的好友。闲来爱好饮酒作诗,与美人嬉戏。在帝都,他自己的宅子中养妓过百。我说了,无须担心,既然他今日在此,就一定动不了手。他可是出了名的喜欢多管闲事。”贾南道淡淡笑了笑:“单一个‘萧’字,足以威慑皇朝。”
贾墨卿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个青年。
记起了他曾经问的一个问题,师尊所说的答案。
“当世最强,归于萧氏。一人可当百万师。墨卿,记住,南梁迟迟不敢北犯,很大程度是忌惮那个人。”
---
“萧五公子。竟有闲情雅致前来我岭州。”
韩应按着青筋跳动的黄和宇,平淡笑道:“韩某开门见山,我们今日前来,只为解决黄将军和贾府之间的恩怨。还望萧五公子不要横加干涉。”
“啧。韩将军,我倒也不是空闲非凡才来。听闻贾家主三女,貌美如天仙,令岭州无数士族子弟倾倒,特意登门拜访。”萧醉微笑着看了一眼神色略微舒缓,眼中仍带着恨意的贾南安。
“你,滚。我贾家就算山穷水尽,也不与萧氏为伍。更无须萧氏中人的帮助。”
贾南安捏紧拳头:“现在,给我,滚。”
“看样子,贾家主并不愿意接受你的好意啊。萧五公子。”
韩应一笑,他知道些缘由。
黄和宇更是险些讥笑出声。
萧醉全然无妨,云淡风轻,似乎丝毫不在意贾南安对他所说。
“贾家主太较真。我可一直认为把我大伯比作蛇的‘千古词’当真是千古名作。”
“你……”
贾南安愤然却又有些无语。
当初他题留在帝都城之上的‘千古词’,正是讥讽那位当朝首辅狼子野心,如蛇一般,噬咬他人;凡萧氏中人闻贾南安,这位前国子监祭酒,岭州文士之名必绕道而行,而眼前这位风流倜傥的萧五公子竟丝毫不在意。
“韩将军,黄将军。你们和贾家的恩怨,我也有所了解了。其实大致呢,就是关于贾家主惩罚其四公子的措施太轻。”
萧醉挥扇:“在下有一愚见,无需动刀兵,即可让二位满意。”
“萧五公子请讲。”韩应沉声道。
“将贾家主的四公子召回岭州,于定芳园中服三年杂役。定芳园的老板与我有交情,我可替你安排。”
萧醉轻扇微风。
贾南安闻言暴怒,双拳骨骼碰撞作响,额头青筋暴出,欲杀人一般。
而韩应和黄和宇对视大笑起来。
连立在韩应身前的苏猛都忍不住笑了几下。
“好,我认同我认同这个主意。我女儿这口恶气一定能出。”黄和宇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不同意。即使今日贾府被汝等铁蹄所破,我也不会同意。”
贾南安咬牙切齿,一字一句地驳回。
萧醉皱着眉头,无奈地说:“贾家主,今日其余士族看样子不会来援。你当真要与韩将军二位撕破脸?不过三年杂役而已,又不取你幼子性命。”
“大哥。”
踏灵力而行的贾南道落在他身后:“算了。大哥,墨惟一事,惹怒众士族,不会有人来援。为贾家基业着想。只要基业还在,声名挽回,是迟早的事。”
“好。”
晌久,仿佛艰难无比。
贾南安嘴里才轻吐出了这个字。
--
贾墨卿注视着贾南安有些苍凉无奈的背影。
他也许不知道,今日与妹妹招亲闹出的乌龙,对贾家和其他岭州士族的关系影响有多大;但他知道,自己的这位父亲,对贾家的名声有多重视;今日妹妹一事,只要随着时间过去,以后最多被人们偶尔提起。
可四弟若去岭州名气不小的定芳园中做杂役。
那等风花雪月的场所,贾家十年内若不能再出一位与兄长同等的文魁,将彻底沦为其他士族言语间的笑柄。
“愿以此,向二位赔罪。”
贾南安闭着双目,轻声说道;随即睁开眼怒视萧醉:“你,给我滚。国子监被取缔之时,我就说过,此生,与萧家势不两立。”一字一句,愤恨至极,贾南安毫无武道修为,可言语之间能带给人压迫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