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三一拍脑袋:“对啊,找个应手家伙,这事俺咋没想到呢?看来俺还是百密一疏啊。”
你有密吗?杨淩无奈的看了胡汉三一眼。
两人为了装良民,根本没带什么兵器。昨天就吃了亏,被人打得灰头土脸狼狈逃窜。今天总算有机会提前做准备。
别说,所谓兵器还真是起源于农具。徐光启家农具齐全充足,什么镐头耙子铁锹叉子,长的短的粗的细的都有。
胡汉三挑了一把沉重的硬木镐头,呼呼抡了几下,摆了个夜战八方的架势,粗着嗓子道:“我胡老汉今天不刨地,只刨人!”
杨淩推开搞怪的胡汉三:“一边去,别耽误我找家伙。”
胡汉三把镐头放门口,也过来帮杨淩翻检。
杨淩力大,打群架最擅长,只是普通农具就不趁手。
胡汉三稀里哗啦翻半天,忽然喜道:“有了,老大你看这个,肯定合你用。”说着,抽出了一条两米多长大棒槌来。
这是什么玩意儿?这个大棒槌一边光滑,手堪堪能握得住,另一端粗大,杨淩怎么看怎么别扭,卖相实在不咋样。
杨淩仔细辨认了一下,终于确定这是一根磨杆。
推动石磨当然需要粗大结实的木杆。驴拉磨的时候有,可是这个时候人力更便宜。所以更多时候,还是人推磨。
杨淩把磨杆拿在手里掂量一下,觉得足有五六十斤,一般练武的还真耍不动,正合自己这力大的用。
只不过这样一根磨杆粗细不均匀,使用起来诸多不便。还好杨凌本就不在乎武功招式,也能凑合着用。
杨淩现在有些后悔。当初自己离开大通寺的时候,不如把那根八十斤重的五郎棍顺走,带回自己家里镇宅。大通寺可没有后世文物保护意识,那棍就在武院随便丢着呢。
那可是铁家伙,抡起来真的是挨上死碰着亡,难怪杨五郎当年闯下那么大名头。
不过再一想上战场拿着五郎棍没问题,江湖械斗还是打伤为主,真打死一片,就算是江湖人,事也闹大了。
毕竟打行也好,会门也好,甚至他自己也好,还是要在地方混的,比不得那些真正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无拘无束。自己上了官府黑名单,再来个全国通缉,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
杨淩走出厢房,在院子里耍个棍花,一不小心棍子砸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屋里徐光启惊得走出房门,问道:“那个谁,杨淩,你可有事情?”
杨淩不好意思道:“挑件家伙防身,不想惊动了大人。”
徐光启看杨淩居然耍的是那么粗的磨杆,不由得咂舌。暗忖武人果然力气大,抡着那么重的磨杆也能举重若轻,看来江湖中事还得江湖人解决。
这样一想忽然开了窍:江湖中我也有朋友啊,不如去找漕帮老大帮忙。
就是这个主意!徐光启和罗如望打个招呼,又匆匆出门了。
他行色匆匆赶奔乌衣巷,直接进了潘钱的院子。
原来和杨淩饮酒的潘钱,正是漕帮帮主。
潘钱是松江府人士,徐光启所住的上海县也归松江府管辖。几百年间风水轮流转,正和后世松江区归上海市管辖掉了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