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本小说所描写的落笔而成一字不动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当然李白这类天赋异禀的诗人除外。其他比如说李贺,就是每日骑驴采风,随手记下只言片语,回到家之后整理成诗。再比如“推敲”之典故。
若不是因为前世看过许多的诗词歌赋,于唐逸而言这科考第二关也是非常困难的,创作技巧方面,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古人作诗与今人写古体难度也不同。
古人熟悉音韵格律,身处特定的语言环境,作诗难度自然不大,信手拈来也不足为怪。像唐逸这样的现代人,想要填词的话就需要学习很多很多东西,具备相当的古代文学功底才行。
至于唐逸为何不立马动笔,主要是因为案上那位考官,从刚才开始便一直盯着他,虽然他自认为很隐秘,但唐逸很早就察觉到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生事,唐逸决定先假装在思考。
然后,他翻开卷面看向第一道题目。
《望终南余雪》
终南山是横跨许等城池的一座着名山脉,望着它上面的余雪,写出一首诗来,想像的余地非常大。
第一道题目没有任何的要求,任凭考生自由发挥。如此看来,这考试的题目还是由易到难进行分布。
所谓自由发挥,就是可以是五言律诗,也可以是七言绝句,但都必须是附和题意才行。
唐逸试着在脑海中想起有关《望终南余雪》的类似诗词,立马有几句诗词出现在脑海中,其中一首却是立马吸引了唐逸的注意,因为这也是一首应试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唐朝诗人祖咏写的一首应试诗,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诗人不仅仅写遥望终南山积雪的名利景象,还由此兴发了“不知多少寒士受冻”感慨,真是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能够在应试写出如此极负内涵的诗词,可摘抄!
将这一首《望终南余雪》摘抄完,唐逸微微唏嘘,这位唐朝诗人祖咏也是个极具风云色彩的人物,当时参加应试科考,题目要求写上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但他只写了这四句。于是,考官问祖咏怎么不写了,祖咏回答:“意尽。”结果祖咏当年被录取了。不过,祖咏的仕途却不顺利,以至于后来以捕鱼砍柴为生。
唐逸收敛心思,继续看着下一道题目。
第二道考的是词赋,上边只写着三个字《定风波》
定风波,为词牌名,又名“卷春空“。以双调六十二字组成,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
题目的难度越来越难,第一道赋诗没有任何限制,第二道题目则是限制字数跟各种赋词规矩。这直接是令很多考生产生了困惑。
毕竟过往的科考只考一诗一词,或者一词一赋,但这次确实一共考了五道,写完第一首《望终南余雪》已经耗费很多考生的心神,这第二道《定风波》又有着如此多的限制,无疑是给许多考生一种当头棒喝之感。
比起第一道题目,第二道题目唐逸没有任何犹豫,甚至连思考都懒得思考。
毕竟这《定风波》于他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苏老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听着外边淅淅沥沥的雨声,唐逸脸色悠悠的研磨墨块,而后用墨笔轻轻蘸取,开始写到。
“十月初九,江南街道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秋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是他的代表作之意。
为了迎合科考,唐逸作了一点儿的小改变,但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足为虑。
这首诗唐逸一直都非常喜欢,尤其是最后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谓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虽然不能让东坡肉在异世界发光发亮,但让这首诗纵横异世界还是不出的,东坡居士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尤其善用夸张比喻,此诗独具风格,可摘抄。
写完两首诗词,时间已是过去两个半时辰,唐逸将食盒拿出来,开始悠闲的吃了起来,香味再一次吸引了一大波考生,正对面的冯青云气得龇牙咧嘴,他刚刚写完前两首诗词,正准备写第三首直接被唐逸扰乱了心思。
坐在案上的张延玉脸色阴沉得可怕,在他的眼里唐逸这两个半的时辰,也就轻碰了几下笔墨,眼见着天色已经逼近午后,再过两三个时辰这第二次科考也就结束了。
他可不认为,唐逸方才拿了几下笔墨,就写完题目,若是真的话……那他就是文曲星下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