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宁弓马娴熟,马上马下的功夫,修为很不错,不过秦宁并不愿意,道:“叶兄弟好意思我心领了,看得起哥哥,我愿意做个教头,教教弓马,至于校长万不敢当。”
“好吧,八字还没一撇呢,等回头在商议此时。河口镇是青云山的中心,水陆交通便利。青云山里特产、野果非常多的,不如我来出钱,秦庄主牵头,在河口镇建造一个农副产品市场,把青云山里的山货农副产品都集中到市场,方便山外的人来购买。”叶凌天提议。
青云山虽然偏僻,贸易不发达,但并非没有,只是不多而已。设立一个固定的农副产品买卖的市场,方便特产的买卖,是很有必要的。
市场不需要太大,选址就在河口镇东面靠近水陆交通要道。一期三四百个摊位足够,叶家堡出钱,秦宁负责施工管理,收益六四分成。当然,三四年的时间内市场都处于养成期,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不过这市场对于青云山区的整体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虽然拿出来二十万金币,但是大部分还得运回去。几万金币一撒出去,青云山区就像鱼群里丢了鱼食一般,整个就沸腾了。庄丁们刚刚农忙结束,准备寻找点零活的时候,突然各种好消息接撞而至。牛马商行开始更大范围的赊销牛马,通过分期付款,赊大还小等方式进行。
刘三两口子,是石家集下辖的刘家沟村人,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了,上头有两个老人,下面有两个十七八岁的儿子,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儿。原本日子过得艰难,不过刘三有一门木匠的手艺,前段时间招工刘三应聘了叶家堡的木匠,在木器厂里加工配件。实际上这是飞机的配件,不过工匠们并不知道。
刘三是契约工,工资有保证。昨天厂里宣传,说可以赊销牛马。车间主任找到刘三问:“刘三,现在牛马商行赊销大牲口,你家几口人,需要牛马吗?”
刘三非常的高兴,父母六十来岁了,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在家守着十几亩地,一到农忙都得请人耕地,花钱不说还耽误种地。
“真的吗?我想要牛,我这条件能赊销几头牛?”
“你的条件够了,三五头没问题,可是你家的草料够吗?”车间主任问。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是养牛的,村子周边草多的是,三五头牛一点点不成问题。平常老人和孩子都可以养牛。”刘三道。
就这样,刘三跟牛马商行的人签订了契约。
几日后,赊销的四头牛到了,都是大半的半大的母牛,个头还小点,暂时不能生小牛和干活,但是牛这东西生长很快,养个两年个个都能下崽,五年的分期付款非常的轻松,因为刘三一个月两千五百铜币的工钱,而一头半大牛才四千铜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