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玩意?给你们个赚钱的大生意你们都不要,你们还算是商人么?不过转念一想,这群人见国家有难,就算是被贪官压迫也不愿意发国难财,反而能将自己的家产拿出来救济流民,就已经说明这些人并不贪财了。
“非也,不瞒大伙,当时陛下赐下贩盐权的时候,本公子就立下过军令状,一年之内要将大唐的税收提高三成。所以此次找诸位合作,不过是为了成立商会,将大伙绑到一块,一起赚钱罢了,本公子所求的,不过是那百分之二十的商业所得税罢了。”
若是只靠正常的税收,陶云怎么给李世民一年多收上千万贯的税收?大唐就这么些人,那些人头税什么的早就算上了,就算自己带着大唐的百姓发家致富,也多不出这上千万贯的税收,只能靠这些商人了。
只要自己赚钱的门路多,百分之二十的商业税,也不过是五千万贯的利润罢了。
“商会?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可就算成立商会,就算贩盐的利润极大,也不可能让所得的二成有上千万贯啊。”
商会早就已经存在,算是各行各业或者某一个地方的商人自发组织的,就算陶云出面成立,将众人的所得增收百分之二十的税收,以贩盐的利润,也有无数人蜂拥而至,这不是什么问题。可就算贩盐利润再大,也不可能一年就交上千万贯的税啊。要说靠食盐一年能有一千万贯的利润倒还可信。
“若是制盐的成本极低呢?”
煮盐法本来就花费极少,也就一开始需要投入成本,到后面可以说就只需要点人工了。再者说,陶云也没想过光靠一个食盐就将大唐的税收增加上千万贯,食盐不过是他的第一步而已,后续还有无数赚钱的门路,只是他现在不说出来罢了。
若是能坐上陶云的这趟车,作为第一批上车的人,到时就算不是富可敌国,那也肯定是大唐数一数二的大富之家了。
“即便如此,也只是将利润提高了些许,可大唐能吃的上盐的人就那么一些,又怎么可能每年有上千万贯的税收?”
“不,我们不靠富贵人家赚钱。既然食盐成本极低,定价自然也得低。”
。。。。。。
众人无语,本来赚的钱就不够交税的,你还让利于民,让普通人都能吃的上盐,那还赚什么钱?
“老夫明白了,公子想的是先靠食盐赚上一千万贯,然后多出来的利润再由我等划分?虽说不一定赚钱,可能造福百姓,哪怕亏钱,老夫也做了,就当博一个好名声吧。”
康义想了想,似乎也就这么一个办法,能有可能交的上一千万贯的税收了。一众商人闻言也相继附和。
“不不不,只收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税,并不是你想的这样的。哪怕贩盐一法最后只赚了一百贯,你们交了那二十贯的税收,其他的都是你们的。至于那一千万贯的税收,本公子自会补齐。”
一众商人闻言,好家伙,有魄力。一千万贯说补就补,这公子哥到底是什么人?陛下宠幸无比,身家还如此多。
商议了半天,最终陶云也算是说服了众人。不过陶云占三成的利润众人皆不允。陶云最后只能是说税收占两成,他占三成,其他人分配那剩下的五成。其实说下来,陶云的利润并未增加多少,不过是众人帮他交了百分之二十的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