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等候林双喜的机会,沈笑夫上网冲浪,看到了这样一篇《聊聊学科竞赛》的文章:
“学科竞赛是锻炼人智力,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的考试。
学科竞赛往往要求学生补充大量知识,需要的思维量很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快速判断能力,使得学生对知识掌握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熟练度。
‘六大学科竞赛的起源、赛制不尽相同。但是在今天,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
最终层层选拔出的人才,将进入各科的国家集训队,参加相应的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
同时,在重点大学日渐重视自主招生的情况下,高考不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优异的学科竞赛成绩,在自主招生中绝对是有用的。
最重要的是,竞赛选拔给了在某些方面具有浓厚兴趣,或是异于常人的天赋的人才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
若是没有竞赛,可能会有许多在单方面突出,但在其他方面略显平庸的人才,在高考中因总分的平平无奇而被埋没。
总的来说,我认为就这些因素而言,竞赛选拔机制是良性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多种要素参与人才选拔我认为是很合理的。
但事实上,竞赛真的是绝对公平的吗?
我们不妨设竞赛本身对于每个参赛选手是绝对公平的,那它对于整个高中生群体呢?
不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竞赛的条件的。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说‘学有余力这件事情,那本来就算是能力的一部分,而且事实上学习竞赛和对高考知识学有余力也未必是相关的——
不少竞赛强校是存在停课内,专攻竞赛的‘玩法的。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身在一个不少人学竞赛的环境,可能会产生‘幸存者偏差:竞赛谁还不能学了?教辅又不是限量供应的。
可是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更大范围内呢?
可想而知,很多人出于信息的匮乏与滞后,可能根本不知道还有竞赛这一条路——事实上,他们恰恰可能是竞赛的天赋异禀之人。
在这种情况下,便很难说竞赛是公平的了。
诚然,竞赛不是绝对公平的。但它就真的如洪水猛兽吗?我认为不然。
数据表明,竞赛生日后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数比是高于高考生的,这可谓在培养学科兴趣的同时,为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而基础理论正是应用科学的基础。
看过《三体》的读者都知道,在‘智子限制了人类基础科学的发展后,200年间人类文明的发展,用章北海的话说,仍然只是‘古代的骑兵和床弩而已——在‘水滴面前,这一点也被验证了。
当今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难道不缺愿意投身于基础研究的人才吗?
另一方面,一个人能在各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且不论他参加竞赛的初衷是否是纯粹的兴趣,这成绩本身就是他能力的一种证明。
重点高校以竞赛奖项作为自招的一个参考,难道不是很合理的吗?谁不想要在其竞赛学科上突出的学生?
况且竞赛成绩只是一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故我不认为只因竞赛在自招中有用,就要把竞赛妖魔化。”
这是网上一篇杂谈文章,东拉西扯,方方面面,说了很多。
沈笑夫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学科竞赛还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啊!
不知不觉,走上了学科竞赛这条路!前面到底是瑰丽的景色,还是崎岖与坎坷?沈笑夫心里一阵波澜。
这时,林双喜忽然推门进来,问道:“三师弟,找我有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