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子博发言道:
“我来说一个汽车大王的故事!
2010年7月2日,由于生产的汽车事故率居高不下,被誉为‘摩尔多瓦汽车大王’的格尔德·波恩不得不宣布旗下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破产。
这意味着,这家在摩尔多瓦总共才经营了16年的汽车公司,永远的退出了商业历史的舞台。
原因说起来都让人难以置信,由于一颗通用型螺丝钉的松动引起的故障和车祸占了总事故率的80%。
多年前,格尔德·波恩从米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引进关键制造技术。
为了省下一笔转让费,他认为其中一颗通用螺丝的制造技术再简单不过了,不需要引进技术支持。
后来,他便采取从国内采购这些在他认为通用的螺丝,用在汽车不同的部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是因为这些螺丝极易松动导致事故率急剧上升,以至于公司最后走向破产的结局。
格尔德·波恩最后明白了,一辆汽车中有成千上万颗螺丝,米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为什么能缔造百年品质,源于他对小到每一刻螺丝都具有精湛的制造技术。”
蔡师傅说:
“嗯!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对生产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细节都不能轻视、怠慢。
否则就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将小处做到极致才能体现出企业的内功和竞争力。
例如,市场、技术、设备、生产等企业经营的宏观要素,几乎每一个企业都同样重视,甚至是惊人的相似。
而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往往是对细节的把握和过程的控制。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
米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对待一颗M6螺杆的外径公差范围的要求是相差不得超过0.004毫米,同时对内径、牙距、材质、表面处理等指标都有非常明确和严格的规定。
而格尔德所采用的国产螺丝根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因为摩尔多瓦的工厂根本没有像米国克莱斯勒公司的那些精确规定的检测标准,甚至缺乏一个对螺丝的检测机构。
还有那个同学发言?”
沈笑夫举手回答:
“我来讲一个海尔集团‘一枚螺丝钉的启示’。
在海尔总部接受完系统的产品知识培训后,来自巴基斯坦的海尔人开始走进洗衣机事业部生产车间实习。
刚刚走进生产现场的巴籍海尔人斯得瓦特.犹拉对洗衣机组装工艺及操作非常感兴趣,而且学习得非常认真、非常快。
在师傅的现场指导下,犹拉很快就可以非常规范地使用气枪上螺丝钉了。
看到犹拉的操作那么娴熟,师傅们都对他满意地点头。
忽然间,犹拉停止了操作,把手中的一枚螺丝钉拿给师傅看:‘这枚螺丝钉是不合格的,不能用。如果用上了,会影响产品质量!’
原来,犹拉在刚来海尔总部接收企业文化和产品质量培训时,对师傅讲的‘任何有缺陷的产品都是废品’印象特别深刻。
‘经过几天的现场实习,我发现每个员工都是按最高质量标准在工作,上一道工序有问题决不放到下一道工序。我们一定要把海尔这么好的做法带回巴基斯坦,生产出和总部一样高质量的产品来,因为这就是标准。’
拿着那枚螺丝钉,犹拉深有感触。
一枚螺丝钉都不能放过!
这不由让人想起海尔在生产物资还极具紧缺的1985不合格冰箱时,果断作出的有悖常理的决定:‘把76台冰箱当场全部砸掉。
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
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
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总知道: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
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而‘质量永远是生存之本’也由此成为海尔的品牌哲学。
这一点,对汽车生产、汽车维修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