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吴坊主有些犯难,他从十三岁开始学徒,进入这一行业已经三十多年,就没有制作过这般劣质的纸张。所以给朱三的答复是,若是不能等另寻他家,若是能等,给了两个月时间研制,最少让他摸清楚能节省或简化那些程序,或者对那些程序进行改造,以及其真实的成本,才能谈价格。
当然,还是用量不是太大,若是朱三过来大声说,吾需一千贯草纸,那必然是两样的态度。
“汝观此人如何?”
“刘小郎,应可靠,如君买牡丹,劝汝莫买者其人心地未必恶也,劝君买之心地未必善也。”
“是此理,吾与汝一道过去。”
两人上船,船逆水而上,到了吴家作坊已经天黑,还是未起风的,一旦刮起西北风,速度会更慢。
朱三带着刘昌郝找到吴坊主。
刘昌郝先是说草纸厚度,之前在京城买草纸,一是考虑便宜,二便是厚度,刘昌郝的要求是手中样品的两倍厚。别以为越厚越便宜,太厚不容易抄纸,反而增加了造纸难度,也不便于裱糊。
有其两倍厚度就可以了,宋朝纸贵,可草纸便宜,增其厚度,等于节约了浆糊,浆糊远比草纸贵,还节约了人工成本。
“吾亦须调试。”
懂了,这是一个死脑筋的人。
但与这种人打好了交道,反会更令人放心。
“吴坊主,吾知也,然吾可先购他纸。”
厚纸你可以慢慢调试,但我可以先购买其他的草纸,这个可以有,吴坊主先带着刘昌郝参观他的作坊,随后谈价格。不但草纸,还有外面的裱红纸,以及装引信纸,不过后两种纸张数量比较少。吴坊主给出的价格,让朱三很不满意,其价格只比刘昌郝在京城购买的价格便宜了一成八左右。但纸到了京城各个店铺,首先得付运费,还有各店的房租与人工开支,朱三以为吴坊主出价太高。
刘昌郝将朱三拉出来低声说:“三郎,京城店铺亦做中转买卖,吾所需数量亦大,故价贱也。观吴坊主姿态,此价亦是极限。”
也就是许多店铺做的是批发生意,跑量买卖,所以各店家利润并不高。当然,若是刘昌郝仅买几百文纸,价格又是两样。这里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税务,若是小民,必会受到各个场务胥吏的盘剥,不过有门路的,或脑袋灵活的,所谓的过往税也不算高。那么除了过往税,宋朝还有其他方面的工商税?
其二是房租,开封城人烟越来越稠密,房价也是节节上涨,可真正贵的不是平房与商铺,而是极占面积的豪宅,欧阳修说买不起房子的房屋,便是指这种宅子。
普通居宅与商铺价格并不算太高,至少在刘昌郝心中,不是高,而是便宜极了,要知道这是京城的房子。
因为房价不算太高,房租也不算太高,甚至房租性价比比淘宝还要低,至少淘宝还要买竞价排名,这才有了十五文钱一碟的带荤小炒,不说别的,炒菜的油多贵哪。
税不太重,房租不太高,等于无形中节约了许多成本,加上刘昌郝购买的数量多,所以两边的差价不太大。
朱三有些失望,若此,即便厚纸研发出来,也只相差两成的价格。
“亦不少了。”
下一批鞭炮契单到来前,刘昌郝必须建设作坊,也要大规模请人。那么鞭炮的主要成本分为三,人工成本,火药成本,纸张成本。火药成本与纸张成本是知道的,人工成本不大好说,非是工钱,而是干活的效率。
不过刘昌郝为了降低事故,有意地在造“安全鞭炮”,也就是火药量少,用纸更多。纸虽比火药便宜,因为数量多,到时能占据近三成成本。
鞭炮价格谈下来了,涨是涨不上去,但降,眼下是独家买卖,也降不下来,这边便宜了两成,等于利润上升了5-6%。鞭炮也是跑量的买卖,涨了这么多利润,难道还不满足?
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