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下一次,这名战士就会尽量避免重火力的打击范围,因为他已经有了经验。
这个就是对战局的理解。
蒋华生所带领的秃鹫小队,已经建队近两年时间。
这两年时间里,他们进行过了数不清的演习,以及经典的实战任务。
但是,秃鹫小队的风格,依旧是让蒋华生全权指挥。
整个秃鹫小队,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蒋华生则是那个操控者。
在以往的战斗中,蒋华生的出色指挥,确实让秃鹫小队频频打出亮眼操作。
整个队伍,也因为他们那恐怖的执行力而闻名东部战区。
只是,指挥组跟现场战士所收集的信息以及感受,总归是有差距的。
例如此时的蒋华生,便根本想不通,正面战场的战士们,为什么打不过噩梦小队,还被他们压制的无法还手。
在蒋华生的视野中。
他们秃鹫小队一直保持着以往的稳健。
就算是他们的狙击手被发现,出现减员的情况,那也有负责托底的步枪手在后方。
既然双方的战术都是差不多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呢。
其实。
秃鹫小队输掉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战士的配合。
蒋华生确实是一名非常厉害的指挥。
他的丰富经验,让秃鹫小队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噩梦小队的强大火力点。
可以说,若不是因为A组的反应迅速,此时减员的,恐怕就是噩梦小队了。
秃鹫小队的狙击手,在一击不成的情况下,被蒋华生安排进行换位置。
但偏偏就是因为这个换位置,导致他们后续的行动,全部都被噩梦小队猜透。
噩梦小队优先获得战机后。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什么?
A组担任诱饵,B组负责收割。
从这里开始,噩梦小队就已经领先了秃鹫小队。
秃鹫小队是靠蒋华生的指挥引导,而噩梦小队,则是直接让战士们通过沟通交流,寻找战机。
噩梦小队,在战场的反馈上,已经比秃鹫小队快了不止一步。
真正的战场上,一步,就很有可能是一条活生生的性命。
如果蒋华生没有怀疑自己,一直坚信他们能够获胜的话,那秃鹫小队在行动上兴许能够赶上噩梦小队。
那时,两队还有一战之力。
只可惜,蒋华生最终,还是任由怀疑把自己击倒。
这一点,可能就是中年人的遗憾了吧。
他们的稳健,让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自信。
反观噩梦小队的战士们,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
他们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个人能力。
举个例子,我只要拿着枪,提前一步把你探头的这个点位架死,那我就一定能够在你出现的时候把你弄死。
如果是习惯了稳健的话,他会去思考,我虽然先架住了这个点位,但对方会不会丢颗手雷出来,等我躲开后,又会怎么样?
一步想一步,一步又一步。
这种瞻前顾后的想法,非常的稳健。
但这种打法,不适合年轻人。
既然我有实力,那我就大胆的尝试自己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