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阁,茶室。
虞世南还在研究着报社的各种利弊问题,毕竟这东西问题可大可小,没准在大家眼里稀松平常的一个小报道,就有可能得罪某个大人物。
王也无语,与现代社会想比,古代的规矩简直烦透了。
不过虞世南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尽量完善报社的规章制度也是对报社负责。
喝过一杯王也刚泡的茶,虞世南将手册小心翼翼的收进怀里。
“你刚刚说,那土豆亩产可达三十二石?”虞世南问道。
“没错,是三十二石,千真万确。”王也不由得有点小骄傲。
“三十二石,三十二石呀!”虞世南眼里精光连闪,口中不住念道:“百姓一亩地产出不过二石粮食,一亩土豆抵得上十六亩稻米或者小麦,三口之家耕地百亩,收成不过二百石,若是种上土豆可得三千二百石,这家人就是生十个孩子也能养得起。”
王也听他这么一算,还真是,看来今年张家沟的百姓是爽翻了,毕竟那两千亩地的产量都属于村里集体所有的。
“呵呵,我这里只是小规模试种基地,亩产三十二石,主要还是村民们用心照看的结果,如果是其他几家代理的农场,我估计亩产应该在三十石左右。”王也又为虞世南倒了杯茶。
“嗯,这粮食也是吃肥的,土地肥沃程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种植的人就显得很关键了。”
王也点点头,深以为然,毕竟后世国家在这方面也非常重视,更是有很多学院是专门为农业服务的。
······
河东,裴寂老家。
黄河下游一片广阔无垠的翠衣绿甲,此时正沐浴在六月的酷热中摇曳着风华。
这里与后世雾霾肆虐、空气污染严重、土地因大量非法采矿而下沉坍塌不同。
如今的河东,只有局指可数的煤矿在运营着,而且这些都属于地表表层的矿场,对于环境的迫害还不是非常严重。
至少整个河东,到处都可以看到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
当初裴氏一族在王也那里代理了三处农场,其中一处更是直接作为裴寂担当大媒的谢礼,王也分文未取。
与张家沟生态农场那种两千亩的小规模农场不同。
裴氏的农场单个面积就超过十万亩,在这个时代可是真真正正的大农场。
三个农场就是三十万亩,其中主要的作物分别是土豆、花生、小麦,以及五万亩甜菜,其他也种植一些粟米、高粱、果蔬等等作物。
说到这个甜菜,如今还处于发育阶段,真的要收获,还要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
不过对于甜菜,裴氏一族并没有排斥,与张家沟的百姓不同,裴氏一族丰衣足食,他们更在意甜菜在明年能够带来的收益。
而且听说王也明年还要启动制糖工坊,这次裴氏拿出六分之一的土地种植甜菜,其实也是在变相的向王也示好,毕竟不是每一个世家都这么支持王也的。
其中就有好些世家直接拒绝种植甜菜,而是大量种植北方原有的小麦和高粱,毕竟谁也不知道王也那所谓的生态农场能不能创作利益。
而且关于王也的制糖工坊,裴氏一族也有点想法,要是能够为王也大量提供甜菜,说不定两家还有一点谈判的空间。
届时就算没办法代理王也的制糖工坊,那好歹从工坊里代理糖来销售,总是没问题的。
今天,裴氏生态农场也迎来了土豆丰收的盛景。
亩产普遍在三十石左右,而河东裴氏单单是土豆的种植量,就超过了十五万亩。
也就是说,只是土豆,裴氏便收获了四百五十万石。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当初李渊起事的时候,所有粮草加起来也才六十万石,而且那已经是陇西李氏好几年的积累了。
裴氏族长裴唤钦今年已经六十有八,也算高龄,但此时站在田埂上,却是满面红光。
只见他意气风发的对身边的几位族老说道:“哈哈哈,亩产竟然达到三十石,我河东去年一年的粮食产量也才一百六十万石不到,这里就有四百五十万石土豆。”
众人也是一脸喜气洋洋,特别是裴寂这一支的族老,简直比当初裴寂当上左仆射还要高兴,毕竟这可是实打实的收获,四百五十万石粮食,能够为家族培养多少后起之秀啊。
这些种种的一切,都是因为当初裴寂舍下面子,委身为一个平民当大媒换来的,是他们这一支带给家族的贡献啊。
裴唤钦虽然不是裴寂的直系长辈,但身为裴氏族长,也自有一番胸襟,笑道:“几位,我决定今年祭祖的时候,让玄真(裴寂的字)来上这三柱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