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改编相声,也是习惯按照那个路子去走。走出来、上了台,观众听着就觉得相对严谨。我自己听相声也喜欢严谨的,有的相声听着当时挺乐呵,过后不值得回味。最好也别回味,这一回味感觉那段儿相声内容逻辑都有问题。所以严谨的东西,听着就觉得有意思、过后想起来都有意思。
少马爷为什么把《大保镖》改成现在这样?为什么后来的相声演员都按照少马爷这个模式去说这段儿?它那个玩意儿本身逻辑上就不严谨,哥俩儿功夫都挺好、蹿房越脊的,真出镖出丑了?所以少马爷才改成这哥俩儿没本事……”
其实王小猫说得这个道理不止适用于相声,可以说任何的艺术创作都该如此。严谨的东西才是值得回味的,不然就光剩下被别人挑毛病了。被挑毛病,还别生气、别反驳,因为创作者首先就是在糊弄别人。你都不讲求严谨、糊弄着别人,别人连跳毛病的权利都没有吗?
王小猫说这些只当闲聊天了,其实郭小铁跟王小猫聊这些却是为了引出些想法,当然也是他对马派相声的喜爱,想多听听王小猫说说这些。
“猫儿啊,你说以后多说相声,你准备一周在你家茶馆儿演出几场?”
“嗨,说是多说,可现在跟他们掺和这拍综艺节目、拍电视剧的事儿,我都不见得在天津待着。只能说我要是在天津,一周演上一场吧。”
“你这叫多说啊?一周才一场?”郭小铁显然不满意。
“06年你到天津开专场,我看了,那可是真卖力气。”王小猫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到天津说相声不卖力气不行啊。”
“对啊,你到了天津都得玩命,我一周演多了我受得了吗?在外地多说就多说,在天津台下自己不较劲、台上不玩命行吗?他们真哄你啊,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你到外地你能糊弄、你敢会呛观众,你现在‘腕儿’这么大你到天津这样儿你试试。在天津你随便抓个四十岁以上的——他自己都会说上几段儿,没法儿糊弄啊。”
“这倒是,知道你能多说相声就好啊。要说你也算是从小儿在茶馆里长起来的、也说了不少,你对众在台下‘刨活’怎么看?”
王小猫很佩服十年前郭小铁说的相声,这些年确实不听、不看郭小铁的相声了,可他偶尔看看新闻也知道郭小铁指的是什么。
“这个怎么说呢,反正我们家、当然也包括我师父,他们教我的概念里——没有观众‘刨活’,同行倒是经常干这事儿。你要说观众‘刨活’,反正他们教我的——就是那不怪‘刨活’,是演员没本事。
别说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东西传播得快,跟那个没有关系。马老在台上说相声,台下观众都能把他那整套词儿背下来了,可就愿意听他说、等着他——用观众心知肚明的词——逗自己笑,没一个在台下接话的,这怎么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