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远在咸阳的那位秦王又在想什么呢?”
自从接触了姜珝,又时常在姜珝手上吃瘪后,卫庄也已经习惯了从大局上判断小事。
一场牵扯到五个国家,数十万大军的战争当然不是小事。
所以要判断战局,就更应该从天下格局上出发。
如今燕齐两国朝堂对峙,暂且可以放下不管。
秦国王翦此刻还有十五万兵力,李牧手中也有十五万兵力,姜珝麾下则是五万骑兵。
从兵力上来看,若王离没有折损两万百战穿甲兵,两国的兵力差不多是持平的。
可如今却是赵国略站一些优势。
但王翦有安阳在手,他是守城方,五万的兵力差距根本算不了什么。
而卫庄麾下有十万大军,但秦国亦有李信领兵十万负责抵挡卫庄。
也就是说,如今各方兵力相差并不大,秦、赵、韩三国国君也不想再往战场上增兵。
对于各国来说,现在还只是小规模的战役,如实继续增兵的话,那就是倾国之战了。
秦国也还没准备好,多年的战事,让秦国缺少大量的青壮劳动力。
秦国的少年,至少还需五六年才能派上战场。
“所谓如今双方争夺的重点,还要放在赵国的国土上。”
“要么是李牧将王翦赶出国境,要么就是赵国的后勤首先支撑不住,向秦国割地认输。”
卫庄很快就判断出了局势,但这样的胜利,不是卫庄想要的,也不是姜珝想要的。
卫庄想要一场滔天大胜,而姜珝当初在紫兰轩更是吹牛逼说,我要打下秦国的国土,夺取秦国的城池。
“那么破局之处便在于……李信!”
只要卫庄能击败李信,王翦大军的粮道便真正断绝了,届时卫庄与李牧、姜珝三人包围王翦,王翦只能困守孤城。
到了那时,便是秦国低头认输,割地赔款了。
“有意思!”
卫庄嘴角微挑,他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了反攻秦国的关键点。
那么姜珝突袭王翦,逼迫王翦转攻为守,就是为了给自己制造机会吗?
卫庄忽然明白过来,姜珝为何会只带骑兵支援前线了,而且还是五万骑兵。
姜珝的目的就是以骑兵的机动性在战场上纵横,先夺回其他几座城池,让王翦只能困守安阳。
如此一来,李信与卫庄的胜负就成了接下来的关键。
此刻的卫庄自以为姜珝如此布局是因为相信他的能力,可若是卫庄看过三国演义,看过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他就会明白姜珝的真正用意了。
曹操赤壁打败,诸葛亮和周瑜害怕曹氏子孙报复,没有一个人敢杀曹操。
于是诸葛亮安排与曹操有旧情的关羽阻击曹操,让关羽释放了曹操,同时也还了曹操的人情。
而站在姜珝的角度来说,此战是必须要战胜秦国的。
可具体要如何战胜,将秦国打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细细谋划了。
此战的开端是秦国攻打赵国,所以赵国将秦国击退是符合道义的,嬴政也怨不到姜珝和李牧身上。
毕竟姜珝和李牧是为了保家卫国。
可说到底,这事和韩国有什么关系呢?
结果战争的转折点是因为韩国参战,是因为卫庄击败了李信,截断了王翦的粮道,这才导致秦国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