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微不可见的点了点头,撤兵,是他现在唯一的想法。
只要王翦十五万大军与李信的十万大军合兵,便足以吞下卫庄的十万大军。
一战打的赵韩两个数年无法回复元气,按理说,王翦此战已经完成了秦国的战略部署,只能算是未竟全功。
可不管怎么说,自从李牧、姜珝二人参战以来,王翦一败再败也是事实。
其实从这一点来看,王翦大军实力未损分毫,那也是他的能力。
若是将王翦换成李信,此刻早已大败。
明日一战,是王翦与李牧的全力之战,但同时也是王翦最后的试探。
若在野战中当真无法胜过李牧,那王翦也只能撤兵,他要为秦国保存实力,继续打下去,对秦国的崛起不利。
只是如此一来,这一战秦国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损失了五万多的兵力。
当然,赵国的损失要远远超过秦国。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人反对战争,宣扬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理论。
因为战争除了损兵折将外,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好处。
蒙恬此刻也是心情沉重,抱拳道:“若将军已经下定决心,末将支持将军。”
打不下去了。
这一战打到现在,王翦在兵力、军事、战术、技术、装备上,皆不如赵军,如此巨大的差距,王翦如何言胜?
李牧强于军事、强于两军对阵,甚至还要强于王翦;而姜珝强于谋略,强于技术,甚至还强于纵横之道。
王翦不得不承认,李牧与姜珝联手,已经天下无敌了。
两人互补不足,几乎没有任何弱点。
王翦之前一直听说姜珝善于出奇制胜,他虽重视,但其实也有些不以为然。
直到姜珝派出死士因王翦上当,亲自将王离送进姜珝的埋伏圈时,王翦才意识到姜珝的可怕与难缠之处。
所以王翦立刻就决定改变战术,以退为进,与赵国比拼后勤。
想了想,王翦和蒙恬对视一眼,叹声道:“我秦国若想完成百年大计,李牧与姜珝是劲敌,有此二人在,秦国无力东出一步!”
蒙恬对此深以为然。
距离两人参战才多久,王翦就被逼的一退再退,不但丢了夺下的城池,如今更是已经考虑撤兵之事了。
王翦继续道:“若要灭赵,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朝堂入手,而后想办法分开李牧与姜珝二人。”
两人联手,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但若两人分开,王翦自信还是可以对付任何一人的。
蒙恬道:“如今姜珝镇守代县抵御匈奴,有人说是因为姜珝权势太盛,以至于被赵王发配,也有人说姜珝早已用了拥兵自重的想法,他在代县镇守,可以完全无视赵王室的命令。”
王翦微微摆手,淡淡道:“有些事,你或许不懂。关于姜珝此人,在此战之前,王上曾与本将议论过。”
“王上曾言,姜珝其实是在学习吕不韦,以权臣之位架空君王权利,而后强大赵国。”
“如今姜珝镇守代县,一来是为了积攒实力,二来也是为了等李牧离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