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货币以外,各种新制度的试行。
孙悟空都打算从明年,也就是华夏六年开始逐步落实。
他打算用两个五年计划,将孙天部彻底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为什么是十年,因为教育是需要一定过程的。
这些制度的实施,对于有了知识的学员们,会相对容易理解一些。
十年后一大批毕业的学员,他们将成为孙悟空这次改革的主力。
现在,孙悟空要做的就是立刻将货币制度推行下去。
并且试行一个半月之后,将新的货币制度,展现给其他部族的来宾们。
货币的发展,是文明的一种表现。
中国古代的货币使用,大致经历了五个历史变革时期。
第一是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早期的货币通常为贝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贝类货币逐渐被淘汰。
第二是货币形态的统一。
先秦时代,铲形币、刀形币、圆形方孔钱等不同样式的货币,给商业交流带来了很多不便。
秦统一后,圆形方孔的秦半两正式成为中国货币的最主要形态。
第三是由地方铸币统一为中央铸币。
汉武帝以前,中国的货币很多都是地方巨商大贾私自铸造,很多地方商人甚至比国家还富有。
汉武帝时铸币权归属中央,汉五铢大行天下。
对当时汉朝的政治经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四是由文书重量向通宝演变。
秦汉以来,钱币都有明确的文书重量,同币不同重,交易起来还要先换算重量。
唐高祖武德四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除了文书重量的旧历。
从此以后钱币不再以文书重量的交换方式,而是以通宝的形式在社会上流动。
第五次则是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北宋太宗时,因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
巨大的铸币量和频繁的大额银钱流动量,使得钱币流通变得极为困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纸币应运而生,交子。
“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孙悟空考虑了一下,决定发行通宝。
纸币虽然携带方便,但不易保存,且现在整个洪荒人族的经济情况,也还用不上纸币。
要发行钱币,就要有会算数的人。
最起码要让大部分族人能从一数到一百。
不然拿着钱币大家也用不明白。
孙悟空下令,即日起,所有七十岁以下三岁以上的族人,必须在下午抽时间去各氏族参加基础数数培训。
并且必须通过从一到一百的数数考试才能毕业。
……
“这个华夏通宝长的倒是挺漂亮。”穆白把玩着洪荒人族第一枚铜钱说道。
制定完货币制度和样式,孙悟空便找到了穆白,让他准备印制钱币。
钱范几经修改终于做了一枚孙悟空满意的铜钱。
形状延续了中国铜币的经典造型,圆形方孔,象征着天圆地方。
铜币正面,上下左右印有“华夏通宝”四个阳文大字。
铜币背面,方孔四周印有一些小字。
其中上方印着“华夏五年”四字,下方印着“铜币一元”四字。
正面代表着货币名称为华夏通宝,背面则记录着制币年份与货币单价。
之所以带上一元二字,并不是为了发行更贵的铜钱,而是孙悟空对前世大钢蹦的纪念。
另外背面左右两边还有防伪标记。
方孔左边印着“mad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