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彬字文宜,明代宣府前卫人。最初担任蔚州卫指挥佥事,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官。
当年刘六、刘七起义爆发,京城军队不能控制,朝廷就调边军入内。就在这时,江彬以大同游击的身份领边兵前来镇压,他过蓟州时把一户普通人家的20余人全当起义军杀死,以此冒功。
后来在战斗中,因多次残杀农民军而立下战功。起义被镇压后,江彬带兵路过京师,通过贿赂武宗的宠臣钱宁,得到武宗召见。
江彬狡诈机警,善于献媚,一见面就得到武宗欣赏,被武宗提升为左都督,赐姓朱,留在身边。眼看靠自己引见的江彬日益得宠,钱宁十分嫉恨,二人便经常勾心斗角。
武宗争强好胜,一次与老虎搏击,被老虎逼到角落里。钱宁见此情形,吓得在一旁簌簌发抖,江彬这时却奋不顾身,冲上前去营救。从此,武宗对江彬更是另眼相看。
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江彬在武宗面前盛赞边军骁勇,请求与京军互调操练。大臣们纷纷上疏阻止,但武宗完全听信江彬,下令立即调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军士入京,号称“外四家军”,由江彬统辖。
江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计讨好武宗,宗只知寻欢作乐,对朝政一概不理,江彬被封为平虏伯。
正德十四年,武宗北巡数千里回到北京,正德十五年又借宁王朱宸濠叛乱南巡亲征,回师途中,武宗打鱼取乐,落水染病,回京后病情恶化,于正德十六年三月去世,年仅31岁。武宗一死,江彬没了靠山,内阁首辅杨廷和,利用颁布遗诏的手法,作出了一系列矫弊反正的决定。
这一,江彬突然接到了朝廷的一个通知,他获邀参加宫里面的一个仪式。原来啊朱同学的豹房等建筑都给清除了,宫里要修工程,按照规定,必须先搞一个祭奠仪式。而江彬他老人家身份显赫,因此也在被邀之列。
这事情在江彬看来,确实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所以他去了。江彬先生这一辈子干过很多坏事,害过很多人,用恶贯满盈来形容他实在并不过分,现在终于到了他还本付息的时候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呀!现在这个时刻终于到来了,恶人自有恶人磨,更何况江彬这次的这个敌人,不是蓟州的那一户被他灭门20余人的普通人家,也不是钱宁,他是儒释道三家的掌舵人,当朝的杨阁老,现今大明朝的无冕之王!
带着一大群随从的江彬兴高采烈出了门,直奔皇宫而去。在江彬的心里,他觉得自己好像还处在这个国家的权利巅峰,还属于一个万人崇敬的上层人士。
但是当江彬率领着他这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的来到宫门口,正准备招摇过市的时候,却被护卫很不客气的拦住了。宫门口的护卫职责所在公事公办的通知他,参加宫里面的仪式,只能他自己有资格可以单独进去,闲杂人等没有这个资格,所以不得入内。
江彬还是争了一下的,但是这事情确实涉及到众所周知的程序规定,所以他最后也就没有再什么,像这种事情,这种规定以前是管不着江彬他老人家的,但是现在不是变了嘛,所以江彬认为自己也得适应变化,现在最好是入乡随俗。于是,江彬就只能丢下了所有手下,只身一人进了宫。
从这里大家也着实可以看出,这个江彬先生实在不是个读过书的人。神兽九羽没读过《三国演义》,就被人家不怪大侠《火烧赤壁》了。而杨廷和使的这一招,却也也是咱们的古人从古用到今,屡试不爽,一直是宫廷政变、杀人灭口、报仇雪恨的必备绝招。
在历史记载中,远到吕后,近到朱棣,都是这一招必杀技的长期稳定用户。现在,在这一招的用户名单上,又多了一个新名字——杨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