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骈的声音极富穿透力,将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迹完完整整的说了出来,在场的诸位文人墨客听了没有不震惊的。
震惊在两点:其一是为何孔子诛少正卯这件事没有在诸国当中传开?要知道孔子虽然为司寇,但是鲁国的三卿手握重权,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者早年在鲁国司寇是孔丘的时候曾经遭过削弱,因此,三卿对于孔子其实是非常怨恨地,但是诛少正卯为何被封藏在鲁国史馆?
第二点在于暴尸三日,要知道这可是对于国贼的处罚,但是从田骈对少正卯的描述上,少正卯不过是与孔子同样办了私学,这样的话就要被孔子处死,那么孔子便是善妒之人,为何之后郯子、老聃会回答孔子的问题,要知道文人首重德,德行不行的话,根本就立不起学,也当不了先生。
若是那孔子真的不行,从五千文流传来看,道德还是那老聃十分重视的东西,孔丘请教,老聃根本不会从马车里出来。
田骈所讲有颇多疑点,但是场上除了一些儒门弟子和别有用心的文人,其余人已经开始下笔了。
下笔的原因么倒是要怪赵章了!
文王演八卦,提笔做周易,天下文人观,皆拜为圣贤。
而孔子呢,修啊做啊,说起来,鲁国文人更熟悉自己的这个司寇,至于其他国家,在孔子开坛讲经的时候可能听过他的言论,对其有兴趣的可能对这个人做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感兴趣的,或者说与儒门无关的,谁会去了解这个人?
赵章此举,像是在告诉天下文人,孔子,天下文人莫能与之争也!
因此,田骈能想到孔子诛少正卯也就不为过了!
历史一向不铭记败者,若是那少正卯当初因为贤德被鲁国大王看重,做了司寇,少不了也要对孔子做一些限制,至于诛孔子,想必人格魅力更强的少正卯是不会做这种有损自己形象的事情。
不过若是真的世事易变,那么孔子的身边是否只剩颜回了呢?
稷下学宫,作为黄老为首,其他学派为辅的学宫,黄老学派的黄帝、老子自然是更加受人尊敬的人物,而且黄帝作为部落首领,老子作道德经讲治国方略,再加上尹氏并没有将其隐藏起来,因此作为鼻祖之类的人物,黄老学派的学说的确有其精妙之处。
馆内,诸人各怀心思,在绢上写的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写起来咬牙切齿,似乎对于孔子非常地愤怒,看其年龄也不大,似乎被田骈完全蛊惑住了,言辞不可谓不激烈!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这般激烈,毕竟田骈所言他们也是半信半疑,因此在言语的把控上比这些激进的稍微温和一些,但是也从黄老、法等诸家的学术上对于这种行为做出了一定的评价。
儒门弟子,身临其境,却不可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去面对这件事。
馆内三十多人当中,除去那个已经出去的儒门弟子,还有五名儒门弟子。
五名儒门弟子之间却是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