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州刺史一一还礼,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赵玗道不觉得刺史抢了自己的风头,反倒是终于知道了,刺史姓杨。
在赵德钧的带动下,大家一连干了三杯酒。
赵德钧抬了抬手,大殿再度安静下来。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次咱们的大功臣,就是一位十七岁的少年郎。”
“厉害厉害。”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不知是哪家的小郎君,这么有出息?”
“老张,你家姑娘不是许配了人家了么,怎么也动了这个心思?”
“我哪里动心思了,我就是好奇问一下。倒是你家的姑娘长得五大三粗,恐怕人家也瞧不上。”
不知怎么地,众人恭维的话,一下子就跑偏了方向。
赵玗成为话题的中心,颇不自在,只好自顾自地吃着瓜果遮掩。
赵德钧见众人话题越说越不像话,便喊道:“赵玗!”
赵德钧嗓门大,声音洪亮,威望又高。只要他这边一有什么动静,众人便立马息声。
赵玗被点名,赶忙出席应答:“在。”
“大伙看看,这就是咱们的少年郎,果然英武不凡!赐酒!”
仆役端着一杯酒,低着头小跑过来,赵玗接过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多谢大王。”
赵德钧刚被封为北平王,称呼人当然得朝着最高官职叫,这是在路上王朴告诉他的。
“好!你说说,你是怎么射伤耶律李胡的?大伙都想听听吧!”
长官发话,众人哪有说不想听得?就算不想听,也得说想听。
赵玗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将当日的情况一五一十地陈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话却说得器宇轩昂。
众人听完,纷纷低头悄声议论。
他们虽然早已听说了传闻,但具体详情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果赵玗是敢打敢冲的猛将,他们无非也就是恭维一下而已。
没想到赵玗在战场危急时刻,竟然可以这么冷静。
在大殿之上也能这么平淡地描述战斗过程,所展现出来的气质,让众人不敢再对赵玗品头论足。
赵德钧也眯着眼睛瞧了一会,才开口说道:“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勇有谋,甚合本王口味。”
“多谢大王夸赞。如果没有杨刺史和大王坐后盾,我们也不敢跟契丹人正面对阵。”
赵德钧笑着点了点头:“小小年纪,还挺会说话的。本王便赏赐你当我的干儿子吧!”
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