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中的韩相,叫韩延徽,是汉人。
二十多年以前,韩延徽奉刘守光之命出使契丹,结果被当时的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给扣下了。
扣下的理由也很奇葩,是因为当时的皇后述律平觉得韩延徽太有才了,舍不得放他回去。
话说韩延徽见了耶律阿保机,说什么都不肯下跪。
耶律阿保机盛怒,打算让韩延徽学习苏武,去极北之地放羊。
述律平认为这个汉人很有骨气,说话有礼有节,是个人才,应当委以重任才对。
耶律阿保机是个非常有气度的人,当晚就召见韩延徽,两人探讨起如何治理国家来。
一谈不要紧,双方竟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从此以后,韩延徽就成了契丹的肱骨之臣。
胡汉分治,这种一国两制的政策出台,就是韩延徽的手笔。在汉人治汉的基础上,韩延徽主持大建城池,让汉人在契丹国安定地生活下来,这才有了那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镇,宛如在中原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安定下来的汉人,觉得富饶的大兴安岭一点都不比自己的家乡差,不仅很少有人逃回中原,甚至还会从中原把自己的家眷接到契丹来生活。
汉人的不断加入,更加增强了契丹的实力。
韩延徽不仅政治才能十分优秀,还颇有谋略。
耶律阿保机攻伐党项,渤海国的时候,韩延徽出谋划策,出力不少。
日积月累中,韩延徽成了汉人在契丹国中,首屈一指的汉相。
而韩延徽也很喜欢在契丹国,这里有他施展拳脚的空间。
有一次韩延徽思念家人,跑回了中原,但没过多久,又主动回了契丹国。
相较于五代时期混乱的政治环境,契丹国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遇到与汉人有关的事务,韩延徽的意见分量最重。
韩延徽说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只要石敬瑭能付出足够的代价,帮帮他们也无妨。”
契丹人当雇佣兵不是一回两回了,干这一行,他们比谁都熟练。
通常的行情是,雇佣方先付一笔钱财,然后契丹人的战利品归自己所有。
契丹人不同于别的雇佣兵的地方,是他们不只抢夺钱财物资当战利品,还喜欢掳掠人口。
攻占一个地方之后,总是尽可能地将那个地方的汉人全都收拢回临潢府。
以韩延徽为首的汉人官员集团,以耶律安抟和耶律阮为代表的契丹官员集团,对于出兵协助石敬瑭全都没有什么异议。
讨论的重点,变成了该跟石敬瑭索取多少好处。
这时,沉默了很久的耶律李胡说话了。
耶律李胡原本想私下里跟自己的皇兄汇报汉人的情况,怎奈朝堂讨论的进度太快。
他要是再不说,很快就会得出不利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