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 凤翔节度使真的退兵了?”
内侍斟了杯阳羡茶送到李昭手边,小声问。
李昭点了点头, 眉头轻蹙, 展开另外几张交叠的舆图, 手指在布帛上轻轻滑动。
他喝口茶, 慢慢从惊诧中冷静下来,试图从混『乱』中理清头绪,弄明白九宁到底在谋算什么。
内侍站在一旁, 垂首侍立,听到他低声喃喃道:“如今各地节镇拥兵自立, 互相混战, 各自为政……宣武镇, 钟权所据;河东镇, 李司空所据;镇海镇,钱氏所据;武威军, 朱慈所据;江州, 周家所据;鄂州、山南西道、淮南, 周嘉行所据。清海军, 黄瑾所据。西川镇,杨昌所据,东川镇, 已经落入她掌中, 她控制了蜀地……”
头顶似有一道电光闪过, 李昭手指微微颤了几下, 霎时心头雪亮。
是啊,九宁拿下蜀地,接下来的目标,自然是汉中。
而凤翔,就在汉中北面。
蜀地北横秦岭,西抵吐蕃,南临苗疆,东接巫山,就像一个大盆子,中间那一块平坦肥沃、广袤辽阔的平原就是盆地,周围险峻的崇山峻岭则像盆壁,易守难攻,只需要死死守住入川路径,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块天然的理想的割据之地。
但是蜀地远离中原,虽然能割据一方,但没办法对中原造成威胁,只能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无法继续壮大。
想要“出门”去中原逛一逛,蜀地政权必须开门,而且要把这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汉中就是蜀地的北大门,扼守川蜀咽喉要道,进可攻关中平原、直接威胁京畿,退可守蜀中,可以说就是整个蜀地的大门,是入蜀的必经之路。
当年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就着重强调了汉中的重要『性』。刘备建立蜀国,必须牢牢守住两个大门,一个是北面的汉中,一个是东面的荆州,有这两个大门,蜀中就可以在割据一方的同时占据对曹魏和孙吴的主动权。
后来诸葛亮就是以汉中作为北伐的重要据点。
九宁并不满足于龟缩蜀地,她需要往外扩张势力。
荆州、鄂州、江州几地关系盘根错节,她和江州周家、鄂州周嘉行关系微妙,现在周嘉行正和契丹作战,江州周家态度模糊,她绝对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去打荆州的主意,自然首先考虑汉中。
拿下阆州、兴元,从汉中出兵凤翔,轻而易举。
李昭理清思绪,心口噗通噗通,跳得厉害。
蜀地在九宁的掌控之下,南面诸节镇虽然富可敌国而且割据已久,但是真正能够威胁到中原政权的淮南已经被九宁划到周嘉行名下,其他几地节镇皆不成气候,而中原现在两大势力形成鼎立局面——河东李元宗和后起之秀周嘉行。
改朝换代的不一定是这两个人,但是改朝换代之后有能力平定『乱』世的,只有他们二人。
当初在成都府,九宁拟好诏书,迫使李曦盖印,让周嘉行兼领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淮南节度使,加中书令衔,赐铁券,举世震惊。不过当时众人关注的是周嘉行从此摆脱不尴不尬的出身,正式得到朝廷的承认,并没有深思为什么让他兼领淮南节度使——那会儿淮南『乱』成一锅粥,朝廷给谁都行,反正当地将领都是土皇帝,根本不把朝廷的诏书当回事。
现在再看……周嘉行一步步往南、往东蚕食吞并周围节镇,九宁控制蜀地和京畿西面,河东、宣武被包围在中间,如果周嘉行和九宁合作,李元宗必然腹背受敌。
他们俩为什么会这么默契?
原以为九宁离开周嘉行,他们应该疏远了才对,毕竟一年多没见,两人的身份都变了,而且还有一个江州周家横亘在他们之间……
李昭越想越觉得心惊肉跳,推开舆图,霍然站起身。
他快步走出寝殿,往望仙台走去。
皇帝跑了,权贵也跑了一大半,长安衙署早已废置,现在留守的官员都住在宫城内。宫中几大主殿曾被大火焚烧,局势混『乱』,来不及修缮,武宗在世时常去望仙台观星,卢公等人的住处和望仙台离得不远,大家商议大事时就选在望仙台旁边的廊芜里。
李昭赶到时,卢公刚好从里面走出来,正侧头和身边几个年轻官员说话。
袁霆退兵,饱经忧患的长安终于可以暂时喘口气。
和前些天的惶惶不安、忧心忡忡不同,此刻众官员神『色』轻松,卢公也一脸如释重负的表情。
李昭走上前。
明间里面传出脚步声,九宁在亲随的簇拥中慢慢走出来。
看到她,卢公立刻摆摆手,示意学生们不要说话。
众官员赶紧止住话头,一并连呼吸也止住了,默默地看着九宁。
九宁嘴角轻翘,脚步不停,含笑朝卢公和其他人颔首致意,转身往内宫的方向走去。
肩披白氅、腰佩弯刀的亲随们拔步跟上她,簇拥她走下长阶。
卢公手拄兽首铜杖,目送九宁走远,收回视线,转头,看着李昭。
“大王,你猜凤翔节度使为什么会突然退兵?”
李昭望着远处九宁的背影,“有人占了凤翔?”
卢公:“不错。”
李昭:“是杨昌的人?”
卢公叹息一声,“不,是公主的人。”
李昭沉默。
卢公:“刚才公主告诉我,凤翔已经易主了。”
……
凤翔府是袁霆的老巢。
关中地区的节镇实力不如袁霆,大多依附于他。长安没有多少兵马,而兵强马壮的李元宗和周嘉行合围契丹军,都快打到云州去了,离得太远,管不到长安。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眼下关中袁霆实力最强,所以他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敢堂而皇之率兵攻打长安,要求九宁下嫁。
能和他作对的无暇多管,有这个闲心的不敢和他作对,袁霆自以为抓住最好的时机,非常得意,连发几道檄文,据说连婚期都定好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会有一支军队突然从西南面杀出来,如神兵天降,直接灭了他的老巢。
趁九宁出川、吸引袁霆的注意力,杨昌那边分兵往北,走汉中取凤翔,然后继续往长安而来。消息传到袁霆耳朵里,他心急如焚,忍痛舍弃长安这块大肥肉,退兵掉头回凤翔。
……
李昭猜到有人围魏救赵,『逼』袁霆退兵。
但他以为攻占凤翔的必定是杨昌,可卢公却说是九宁的人。
炎延在长安,九宁的部曲中还有和炎延一样能领兵打仗的将才?
卢公捋须,沉声道:“大王……杨节度使听命于公主。”
李昭眼皮跳了几下,明白了。
不管攻占凤翔的是杨节度使的人还是蜀地其他将领——现在他们都算是九宁的人。
天气渐渐回暖,积雪在日光照『射』下慢慢融化。
侧耳细听,能听到阶前、檐下雪水汩汩流动的声音。
卢公缓步走出长廊,道:“大王,你看……公主回京兆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做好攻打凤翔的准备?”
李昭轻咳了几声,哑声说:“不……她没回京兆时,就打算好了。”
如果不是提前布置好计划,时间不可能配合得这么好。蜀地道路艰难,出兵和粮草的运送是一大难题,所以蜀地政权只能自守一方,如果中原政权举兵攻打,蜀地政权基本没什么胜算。九宁身在长安,就算能送信回西川求救,杨昌也不肯能在短短一个月内派兵攻占凤翔。
也就是说,九宁从成都府出发时,早已经派人去攻打阆州、兴元,然后攻汉中,取凤翔。
她这些天不理会袁霆的挑衅,说不定只是拖住袁霆的手段之一。
难怪她从容镇定,不急着朝各地节镇求救。
因为她不需要。
两人都沉默下来。
卢公眸光闪烁,忽然幽幽道:“大王……如今长安之危已解,公主搅『乱』关中局势,袁霆带兵返回凤翔,肯定也讨不了好,只能转而去抢占其他节镇的地盘……京畿稳定下来……”
李昭凝望朱红宫墙之上苍蓝的天空,接着他的话道:“京畿稳定下来了,该接圣人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