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范等人的奏折加急进京,随着环州撤下来的民夫回到庆州,环州之战的诸多细节被迅速传播开来。
西北的百姓已经开始春耕下种,各地州府回报说民心还算安稳,这让朝廷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种级别的大战不是短时间内能有结果的,动辄就一年半载,经常会有恐慌的百姓举家逃难,这不但增加了朝廷负担,还会使土地抛荒,一年的收成也就没了。
而现在各地春耕还算正常,意味着秋天地里就有庄稼,百姓们只要有粮食就不会闹出什么乱子了。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环州战火漫天,几百里外的地方却在正常耕种,仿佛那边的战火跟自己无关一样,他们谈论着木帅要怎么收拾西夏人,却没想过木帅手里的兵力不到西夏人的一半。
东京城里的瓦子有了新曲目,环州城木帅三胜,吹的一个比一个邪乎,西夏人的死伤数目一个比一个离谱,按他们这个数目,西夏兵早就死光了。可是咱就愿意听这个,离谱不离谱的咱不管,心里先痛快了再说。
相对于百姓们的快乐,垂拱殿里却人人满脸凝重。
第一件事当然是环庆战事,老范的奏折让众人暂时松了口气,木帅指挥若定,化解了贼人攻势,环州暂时无忧。
环州无忧,不是环州大捷,城外十万西夏人还在那里,损失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兵力对比没有丝毫改变。
还有更要命的,老范和老木都在环州,时间长了不可能瞒住元昊,手握十万大军面对只有几千人马的环州,城里还有两个大人物,傻子也知道怎么做了。
对于圣旨,老范做出了解释,走不了,也不能走,现在的局势是僵住了,不动没事,一动会出大事。
俩人若是退回庆州,等于把庆州以北全送给西夏,数年经营毁于一旦,必定大失民心军心,而且一旦退兵很容易被元昊乘胜追击,酿成大祸。
还会引发一个后果,若是庆州以北都丢给西夏,等于把定边军的侧翼暴露了,会造成全线崩溃。
林林总总的理由一大堆,反正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你别瞎指挥。
军情说完,参谋院做了几种预测,结果都不乐观,现在的局势是庆州基本空白,北边府城寨也是空的,往北的马岭寨驻扎青龙军和四千捧日军,再往北的方渠寨是空的,神卫军驻在离环州三十里的木波寨,再加上环州的几千人,这就是大宋的兵力部署,一共四万多人分成三块。
老曹认为木子的部署实属无奈,既想保环州又不能聚在一起,只能亲自去环州加强环州的力量。
青龙军战力强悍,捧日军是马军,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支战力放在战场之外是为了威慑西夏人,万一有什么事则继续调度。
神卫军兵力最厚,放在离环州三十里的木波寨,正好卡在一个中心,以利于支援或者撤退。
参谋院认为,这种部署之下,元昊的机会并不大,环州已经证明没法轻易攻下,木波寨有两万重兵镇守,至于青龙军和捧日军那里更不需担心。
有人提出,若元昊派出偏师奔袭庆州怎么办?
韩琦道:“单大人久在西北,庆州虽然空虚,但贼人想轻易拿下庆州也不太可能,而青龙军与捧日军驻扎马岭,离庆州只有不到七十里,又有马军近七千,元昊不可能绕过青龙军去庆州”。
众人想了下也是,元昊自然知道青龙军的名声,他若想奔袭庆州,人少了不行,人多了可就热闹了,等于把整个侧翼和后方给了青龙军和神卫军,那可就不一定什么后果了。
元昊没什么办法,大宋也没什么办法,兵力不足对方一半,自保勉强,想进攻那是想多了,真以为元昊是白给的?
纸上谈兵议论了半天,发现还真不敢动,最终结论就是这样也挺好,丢了些堡寨没丢什么大城,百姓没什么损伤,这么耗下去能耗到西夏退兵也是好结果。
说起来这也就是木帅和老范,用不到一半人顶住了西夏,换了别人还真够呛。
为老范和老木操了会闲心,第一件事就说完了,根本没卵用,就是操闲心。
奥,对了,对于俩人抗旨连提都没提,仿佛根本就没那事儿。
第一件闲操心的事说完,第二件就实际多了,朝廷没钱了。
朝廷从前年开始编练禁军,裁撤了大量禁军番号,省了点钱,可有些积累的事也花了不少,到今年连续调动大军,又花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