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来,攻强守弱,进攻的一方在战斗中占据优势,而防守的一方相对就是弱势,但是攻城之战却正好相反。防守的一方占据着城墙的险峻,居高临下,以逸待劳,有着天然的优势,而进攻的一方长途跋涉,以下对上,自然处于弱势。所以当交战的双方势均力敌时,守城的一方占据优势,而进攻的一方却不利。
西凉此次进攻通汇关,并非一路长驱直入、所向披靡、战无不克,而是连番吃瘪、屡屡受挫、狼狈至极。所以,首先在气势上就弱了一大截。
其次,一般攻城战中,进攻的一方兵力至少要是守城一方的两倍以上,才能有获胜的把握。因为在攻城的过程中,攻方的兵员耗损率是守方的数倍。而西凉此次仅不到二十万人攻打守军人数高达二十三万的通汇关,胜算实在太小。
再次,攻城必须依靠大型战车、重型器械的辅助,如冲车、云梯、投石车和撞门柱等。而西凉此次进攻,一方面渡河而战携带不便,另一方面在与御西军的多次交战中失利,准备并不充分。
一士气不振,二兵力不足,三器械不全,再加上地理的劣势,此次西凉攻打通汇关可谓毫无胜算。
栗正明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却仍然坚持攻打通汇关而非绕城东进,可见这其中必定有他做不了主的因素,莫非是西凉王的命令?
无论如何,当前形势对南夏有利。在综合了傅洛恒、岳青、魏衡三人的意见后,卫守信决定采纳守城的建议,积极布置防御。
卫守信的慑西军加上傅洛恒的御西军,此时通汇关城中共有二十三万军队,加上城中百姓,将近四十万余人。而守城最怕被围,四十万人每日所需粮草数量极大,如果一旦被敌军围困,粮草供应中断,将是个毁灭性的灾难。敌军无需攻打,只要静待城中军民弹尽粮绝,城不攻自破。
不过此次通汇关战役中这个问题倒并不十分紧要。通汇关是南夏西防边陲第一城,城市面积并不大,城墙却非常高大坚固,只有东西两向城门,一进一出。
西凉军就驻扎在西城门外二十里处。二十万大军在这场战役里实在是太少了,集中兵力合攻一处,尚还有些吃力,更不要说想要兵分两路,同时攻打两处城门。攻城器械跟不上,兵力也不够,所以西凉只能选择正面攻击。
而放空的东大门便成了城中守军与后方联系来往的方便之门,只要守军守住这道门,这条路,粮草、军械便会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输送过来。
“侯爷,我们为什么不绕到东门去,堵住南夏的生路?”有人提议。
这个策略栗正明不是没考虑过,就怕在绕行的过程中再遇埋伏,现在的西凉军不得不谨小慎微,步步为营。
栗正明很头疼,通汇关是西凉东征计划中必须拿下的第一城。这是当初他与西凉王呼延则达共同定下的目标,他也在呼延则达面前发誓,定当不辱使命,攻取通汇关。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没走到通汇关门口,仅在界河边这短短的一段距离,南夏就令他折损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让他此刻骑虎难下,进退维谷。
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待他们的是注定的败局;退,军令状已立下,出师时信誓旦旦、豪气干云,却在第一关就铩羽而归,不战而退,岂不是令天下人笑话?更是将西凉王的威信、颜面置于何地?
而今之计,最稳妥的法子就是按兵不动,等待西凉王增派兵力支援。所以,西凉军驻扎在西门外,不过是掩人耳目,麻痹南夏而已。
其实,栗正明早在拔营东进时,就已经向西凉王奏请增兵。算时间,不过几日,援兵就该到了。
通汇关城中这几日倒是颇为平静,自那日之后,再也没有发生刺杀事件。岳青和魏衡闲来无事,常常跑去练武场上看将领们操练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