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生就认得一二三这些数字,能写得出来的文字,就是她自己的大名:郑莲春,这三个字。
其他的,真是一无所知,真正的,连大字都不识的女人。
也因为不识字,这辈子就在家里那个小镇打转,最远的地方就是离家60公里的市里。
这一生她连去过沿海城市打工的经历都没有,人生履历也简单得可怜。
“那我还是拿纸记下吧。“。
郭嘉无奈的从包里,拿出一张纸“你说吧。“。
“电话号码1——5——7——8——4——3——5——6——7——2——1,“。
说话的速度又主动回到了一字一句的速度上了。
“那你记住没有,我再说一次,你对对“,
但郭嘉也不忍心责备自己的妈妈了,在她妈妈那个年代,也在她妈妈所在的镇里,有无数人都没有读上书。
这不是她的错,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普通老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还说什么上学读书的事,那毕竟只是有钱人家的特权而已。
“妈妈,我念吧。你对对,157——8435——6721。“。
郭嘉三下五初二就说完了。
“没问题,没问题。“。
“嗯,我那我先挂了,妈妈。我还要复习呢。“。
“复习先不忙。你赶紧打电话,和人家多了解了解,听说给他家介绍的媒人多得很啊,你晚了,可就被人抢走了。“。
他们都尝过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在社会上生存是能辛苦的。他们逼她读书,她也知道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家族的事。
她读书不是为了学历荣誉,而是为了更好的挣钱而已。就跟那些女人读书只是为了提高学历,只是一种自我包装,为了嫁给有钱人,其实本质是一样的。
只不过她是低级版的,她也知道自己颜值一般,家庭更是一般,除了学历,她什么都拿不出手了。
不然她就只能像她镇上那些读完高中以后,就去外面大城市打工,然后再找一个也是打工的男人结婚。
但幸好,她的父母算是比较有头脑的,舍得让她读书,让她不用面对那种无奈的人生。
但说到底,都是殊途同归。他们只是换一种方式,让她嫁个更有钱的男人罢了,这样对她的家庭好处很多。
至少他们的养老问题就没有着落了,毕竟在他们这个半农村化的小镇上,有两个女儿,连半个儿子都算不上。
他们只能期望她嫁得更好,这样以后有个争气又体面的女婿,也不算丢人。
而现在有了更好的一条路,甚至是说条捷径。只要嫁给那个在,他们镇上可以算得上富豪的家庭。
那么读书这个事,可有可无了。
“知道了。那我马上去打电话联系人家。“。
郭嘉自然不会打电话过去问对方,那样多冒失,多尴尬。再说都2016年了,现在交友已经很含蓄了。
她打开手机微信,把刚才得到的电话号码准备输入进去加上那个人的微信。
这时她手机突然发来了一条信息:好友添加请求:我是杨昆昆,来自城关镇的,很想认识你。
这个叫杨昆昆的男人,就是她父母给她介绍的对象。
郭嘉先打开了,这个人的微信头像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