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就是平常的那种4合院,至于假山花园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1间主房,旁边各1厢房,主房外有1个露天的灶台外,整个小院就没有其他的了。可以说是极为简陋。
鼓楼的钟声铛铛作响,告诉大家午时已到,朝廷的官员们也是纷纷离开衙门下值。稍稍休息以后,严长安嘱咐其余的人待在院中不要外出后,便带着王巡山朝内城走去。穿过中央官署的区域,来到1座府邸前,匾额上用馆阁体写着“魏府”。不错这就是当朝首辅魏藻德的府邸。魏藻德(1605—1644),字师令,1作恩令,号清躬,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崇祯十3年(公元1640年)状元,授修撰。十6年以疏陈兵事召对称旨,骤擢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居位1无建白,仅倡议令百官捐助。次年,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明朝最后1任内阁首辅。李自成破京师,被执,勒令输金,受刑而死。其人擅长辞令,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的谋略,故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然有才无德,又不能以天下为己任,想出治国之策。终至投敌后惨死狱中。
打发王巡山去门房投了拜帖以后,两人就坐在门房等候魏藻德接见。至于魏藻德不见?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严长安的拜帖上除了写明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来访原由之外,更是在落款上注明了自己的籍贯是来自无锡。无锡在明代中后期在1定意义上属于文化中心,因为那里有着1座书院——东林书院。不说当朝官员们十个有7个是东林党,就算不是东林党的官员也不敢对东林学子们有任何忽视,谁知道哪天这个被自己忽视的学子就成为了自己的上司?
刚刚从内阁下值回府的魏藻德本打算歇息1下,但接到管家说有个东林的学子前来拜见,虽然心里极为不高兴,但还是不得不打起精神亲自接见。人人都想要他的位置,但是他还没有干够也不打算让。此时的朝廷几乎已经达到了东林党挂在嘴边的“众正盈朝”,朝堂里东林势大,哪怕他贵为内阁首辅,也是觉得惹不起,见就见吧,无非就是说些没营养的套话,再打发1番就是。
在仆人的引路下,严长安进入到府邸中,7拐8拐的来到1处花厅,只见中间的太师椅上坐着个老人。头发青白,神情略显疲惫,但眼神中的精光是怎么也挡不住的,想必这就是当朝首辅魏藻德。出于礼节,严长安便准备弯腰行礼,哪知道刚刚行了1半便被魏藻德打断“当不得,当不得。严小友可是东林才子,老朽已是行将就木之人,哪当得起。”
“学生拜见严首辅,首辅日夜为国操劳,东林学子上下无不佩服。”这是在告诉魏藻德我就是东林的人,对你行礼不是拜你而是拜你的位置。
魏藻德是什么人物,那可是官场老油条,就严长安这点机锋还真不放在眼里“呵呵,前几日收到韩敬兄的书信,从中感觉韩兄的诗词之道更加深邃。不知严小友觉得如何?”告诉你,我可是和你们东林点将录上的韩敬称兄道弟的,你不过是个学生,别装大尾巴狼。
p*p。&。>>
“学生正是以韩师兄为榜样,此次前来拜会座师。”严长安懒得扯了,双方地位不同,再怎么扯也扯不出1个所以然来。干脆就开门见山。座师在明代是极为重要的,每当有学子准备科举时,有条件的就会提前到朝中大臣的家里借着各种原由投递文章,期望拜为老师。目的就是在中了进士以后能谋个好的官职,哪怕没中也可以外放出京去1个小地方当官。大臣们也乐得如此,因为这样的新鲜血液对于某种利益集团来说是1个不错的壮大机会。
“东林书院人才济济,老夫才疏学浅,只怕误人子弟。座师是万万当不得。”拜我当座师,亏你想的出。你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你东林的人拜我这个非东林人,让朝中百官怎么看?是你打算判出东林还是我魏藻德准备加入东林?
“寒窗苦读数十年,但求卖与帝王家。东林人才济济,但难有出头之日。请老师成全,事后必感念老师提携之恩。”我就是来要官的。东不东林我不在意,您收下我以后我就唯你马首是瞻。
“此次春闱可有把握?礼部那边老夫还是说的上话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你可想好了?”对于魏藻德来说当严长安的座师并无不可,提携别人也是提携,但是提携1个东林学生的意义可就不1样了。以后他和东林党之间就有了1个桥梁,再者也有了1个政治上的缓冲余地。万1结果不好还可以将严长安丢出去,来1个弃卒保车。这就是严长安的价值所在。所以说,1个人不在于能力高低,而是要让你的老板看到你的价值。严长安不明白吗?他也明白,做为1个政治老手,这样的法子他用过无数回。这也是他假冒东林学子却拜魏藻德为座师的底气所在。
“回老师的话,3甲有望。”
“嗯!不可骄傲,把你的文章给老夫看看。”
“文章在客栈,学生晚上在外略备酒席,还请老师亲临,到时候还请老师点评12。”这句点评2字,严长安故意加重了音。用以暗示魏藻德。
“嗯!”魏藻德却是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端起茶杯简单的答应了1声后就自顾自的喝起了茶水。
“还请老师留步,学生告辞。”严长安见状则立马向魏藻德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