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万万没有想到这火这么快就烧到了自己的身上,如果在平时,说不得他会站出来和这弹劾自己的人好好说道说道。但是今儿个可不是时候,君不见,现在养心殿内除了陛下和自己以外其余的人都是保守派,至于翁同龢?这个陛下的老师康有为就从来没有放在眼里过,如果现在有把刀摆在自己面前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将刀向翁同龢砍去。再说了,大清立国二百余年下来,汉族官员在朝中是非常没有地位的,尽管康有为很是崇拜西方的自由平等精神,但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奴才思想已是进入到了骨髓,不是随便读了几本书就可以改过来的。即使被刚毅指着鼻子骂,康有为也不敢多说一句话,活像一条老狗缩在角落里!仟仟尛哾
“康有为何在?”按照规矩,慈禧本应该询问光绪这个皇帝的意见。但是她现在已经对光绪失去了信心,所以干脆越俎代庖直接将康有为提了出来。
“臣...奴才在!”本来打算自称臣的康有为,话一道嘴边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将臣换成了奴才。
“住嘴!奴才是你能够自称的吗?李莲英,去,给哀家掌嘴十下,让他懂懂规矩。”千万不要被后世的影视作品给误导,在清朝,这“奴才”的称呼可不能随便自称的。满族官员,在皇帝面前或者奏折中,自称“奴才”;汉族官员,则自称“臣”。根据《清稗类钞·称谓类》对此区分原则,也给予过相关证实:满臣奏折无论公事私事,俱称奴才,以为媚矣。然不独满洲也,蒙古、汉军亦同此称,惟与汉人会衔之章奏,则一律称臣。除了旗人自称“奴才”外,“王公府邸之属员奴仆,对于其主,亦自称奴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汉人之为提督总兵者,称奴才”。也就是说,清朝官员在皇帝面前或者奏折之中,能够以“奴才”自称的情况主要有三种:1、隶属满、蒙、汉八旗的旗人,以“奴才”自称。2、出身潜邸,无论满汉蒙,均以“奴才”自称;当然,但凡出身潜邸的官员,大都拥有旗人身份。3、汉臣中的“提督”一职,以“奴才”自称,这种情况在咸丰年间甚至延伸到了武科举人的身上。咸丰二年,咸丰皇帝专门下旨规定:“嗣后中式武举引见,俱一律奏称奴才”。除了上述自称“奴才”的官员外,汉臣或者当朝皇子则自称“臣”;皇帝在举行祭天大典时,也自称“总理山河臣某某”。而康有为现在什么身份,不过是一个工部主事罢了。如果不是皇帝对其宠幸,他连在养心殿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康主事,奴才得罪了!”李莲英对着康有为假笑了几下后,就将其官帽取了下来,用手对着康有为的脸上打去。养心殿内只剩下啪啪啪的打脸声,李莲英的那个狠劲让其余看得人也不自觉的摸着脸。没有打多久,康有为的脸上就红肿了起来,嘴角甚至开始留有血丝。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在古代甚至到了民国,一个读书人被当众打脸那是极其受辱的事,如果刚烈些的人只怕会当众撞墙而死一保全自己的名声。但遗憾的是,殿内的大臣都没有看见这种让人热血沸腾的场面,只见最后一个嘴巴打完以后,康有为对着慈禧连连磕头,一边磕头还一边说着“蠢(臣)有坠(罪)。”
什么读书人的气节在康有为这里完全就没有,俗话说的好,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再说了,气节是什么?气节这东西自崇祯皇帝上吊以后,气节这东西早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