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历史的征程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战17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战17(1 / 2)

 推荐阅读: 地狱归来的圣僧 重生后我成了反派太子的掌中娇 G案件 佞相之妹的作死日常 大荒诸神纪 变身之洛神 穿越之农家酒娘 疯了吧,你管这叫心理医生 截教多宝仙 穿书七零,成了首富的早死原配
最新网址:hbcjlp.com

“狗咬了我们一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是回去再咬狗一口?我们应该把狗给杀了,五马分尸千刀万剐!”十九师师长在师指挥部里走来走去,心里的气氛和急需解决办法的交织于一起,脑袋都快成浆糊了,转念一想还是觉得此事应该尽快上报才行,赶紧给军长打去了一个电话。

“什么?说说具体情况……好,我知道了,对,你做得对……”

第四军军长放下打来的电话时候,拳头都快捏出水来了,不过他可不是十九师师长那种爆脾气,赶紧招呼两个参谋去核实军情局情报,自己则在地图前苦苦思索,按照计划进入城内后第十九师和第二十一师将会协同进攻,从多个方向共同向心突破进攻,养精蓄锐够了的空军将会调集仅有的5架飞机提供全程空中火力支援,也就是说进攻部队已经打算用最快、最猛的战术解决问题,但现在却不得不停下来,原因就是进攻部队无法分清敌我,枪口有方向,但流弹可不长眼。更加要命的是,从后方上来的记者团此时正如同一群鸭子样的正在军指挥部外叽叽呀呀的。

北线战场一直深受第四军重视,作为第四军的最高指挥官,此时也在北线指挥部队战斗,南线的两个师是协同作战,隶属于最高指挥部,所以关于嘉义城内的一起情报,都是由军情局直接转发至作战部队,并在最高指挥部备案,总参谋部部长正头疼的时候,自称流氓的十九师师长已经把事情通告给了自己的军长,本来一封简简单单的战役情报,如今却引起了剧烈反响,一时之间习惯于顽强作战用人数去填坑的野战部队无法解决难题,就连参谋总长一时之间也没辙了。在战争中绑架平民,这放在全世界估计东洋军第二师团都是头一份。

消息很快传达到了袁世凯那里,“明年就是帝国崛起的元年,我们已经落后于西方太久了,我不想再看到一颗子弹也要从欧洲进口的局面。财政部必须要保障各项经费的落实,绝对不允许层层克扣,谁敢再这笔钱上面动手,我就要了谁的脑袋。”

袁世凯此刻正召开国务工作部署会议,其核心议题除了审核今年通过的教育项目、军工科研单位与个人的嘉奖、安排下一年度的国务计划和务必完成的工作进度等等,最为重要的是筹备代号“华夏脊梁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为随着大量外资热钱的涌入,袁世凯打算大批量的修筑公路与铁路,以及建设工厂。如果说这次台湾战争最大的赢家要数谁,那无疑是以汉纳根为首的军火贩子。他们在这场战争中赚的盆满钵满,小到子弹,大到飞机、战车、火炮,除了一小部分金陵兵工厂能够小批量仿制以外,其余的都要通过进口,袁世凯再也不想忍受这种情况了,他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在各种请款表上盖上自己刚刚制作完成的玉玺,这些请款表大多数都是对外军购的款项。看书溂

“军方文件,三星级别!”

负责临时客串守卫指挥任务叫大头鹰的东北大汉,他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据说是从美利坚回国报效祖国的,因为头特别大,又是从美利坚回来的,所以就有了这个外号。他之所以临时客串指挥,是因为一会儿会议结束之后,大头鹰和袁世凯之间有一个简短的私人会议,所以禁卫军司令就把这个重任交给大头鹰客串了,当然,袁世凯是表示了同意的。

“你可以进去!”

大头鹰仔细看了袁世凯专职副官手里的文件,能把这种会议能被中断的只有代表紧急的军方文件,虽然不知道是具体内容,但有了军方的背书,足以让副官进入会议室把文件递给袁世凯了。

“好,看来诸位爱卿的积极性很不错嘛,讨论再延迟二十分钟!”

袁世凯正和从德意志回国的共机械专家李福贵讨论未来帝国的兵工厂是不是要用美利坚的那种流水线方式生产武器。流水线,又称装配线,工业上的一种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

按照流水线的输送方式大体可以分为:皮带流水装配线、板链线、倍速链、插件线、网带线、悬挂线及滚筒流水线这七类流水线。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组成。

1769年,英国人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利亚陶瓷工厂,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几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扮土工、制坯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场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

优势是可以整合生产工艺,可在流水线上布置多种工位,满足生产需求;可扩展性高,可根据工厂需求,设计符合产品生产需求的流水线;节约工厂生产成本,可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工人数量,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生产,前期投入不大,回报率高。用流水线来生产的话,对于工业促进可谓非常之大,所以讨论得非常之激烈,连副官进来递给袁世凯一份红头文件不少人也没注意到,李福贵虽然看见了,但也很知趣的切断和袁世凯的对话,找到一位燕京大学的教授讨论讨论在大规模普及流水线的可能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