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德堂内,赵霜凝好容易得了一个休息的日子,就被老夫人生拉硬拽着过去说要帮着赵晴娆相看着人家。
老夫人手上拿着好几张的名帖,一边喜滋滋地看着,一边拉过赵霜凝的手就道:“凝姐儿呀,你也不小了。再过两年,也该及笄了。”
赵霜凝心里头听得一突一突,果然就听见老夫人继续说道:“现在先用娆姐儿练练手,以后也好给你选亲事。”
…
难怪祖母这么热络,原来是为了这个啊。
赵霜凝心中无奈,只说道:“孙女还小,想多留两年呢。等到将来衍哥儿学业有成回来娶亲,再出嫁也不迟。”
老夫人听了忙就将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像极了小孩子的样子,就道:“那可不成。凝姐儿你的婚事要慎重,可不能拖这么久!”
赵霜凝只觉得听得“背脊发凉”,忙就随意地从桌上取了一份名册,问了老夫人道:“也不知祖母看了这么久,有什么特别中意的人选么?”
老夫人面上一喜,忙就将这两日里头的胜利果实拿来和赵霜凝分享。
其中最为出色的自然是永定伯府二房的嫡次子和礼部侍郎家的庶长子。
二房嫡次子,将来分家以后也有自己的家业。虽说多了妯娌,但永定伯府二房家的嫡次子现在已有功名在身,赵晴娆嫁过去以后,也是正正经经的官夫人,还能拜托庶女的出身。
另一头虽是庶出,但实则礼部侍郎家并无嫡子。嫡妻生不出孩子,那庶长子是自幼养在嫡妻底下的。加之生母早已过世,自然也少了纠纷。
所以,双方各有各的优势劣势,但总得来说还是足以和赵晴娆匹配的。
“我觉得,还是这个礼部侍郎家的庶子稍稍好些。”赵霜凝思量片刻以后,说道:“虽然是庶子身份低了一些,但是自幼养在嫡母膝下,将来府里有的一切少不得也是有他一份的。”
而且作为长媳,在妯娌之间的相处上可能会更加容易一些。
老夫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似乎也对这个侍郎的长子泼我中意。
“如此一来,倒也不错。”老夫人点头说着,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这件事到这里差不多算是迈出了第一步,自然也就知会了赵晴娆那儿一声。
可赵晴娆一听说是庶子的出身却满心地不愿意,甚至闹腾着要去荣德堂见老夫人。
在赵晴娆心中就觉得,老夫人是不是觉得她一个庶长女只能匹配一个庶长子?
这样一来心中多有了几分不满,自然更是不愿意这么亲事。
这日傍晚,老夫人那儿刚刚命人去侍郎的府上回话,赵晴娆就已经带着自己身边的贴身丫鬟过去了。
期间发生了什么旁人并不知道,只知道赵晴娆离开荣德堂的时候脸上愤愤不平的模样,甚至眼眶都是红红的。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到了清玉阁,赵霜凝知道了以后还忍不住蹙眉。
“听说大姑娘对这门亲事颇有微词,还质问了老夫人呢。”李婆子添油加醋地说道:“老夫人似乎当即就沉了脸,命人将大姑娘给送回去了。”
这段时间里头,李婆子可是一直以来都勤勤恳恳地帮着赵霜凝打听各处的消息的。
“她不愿意?”赵霜凝第一个反应便是这样,而后才算是恍悟赵晴娆必然是不会愿意的。
她的心气不小,怕是不甘心嫁到一个这样的人家里头去的。
李婆子闻言点了点头,似乎是颇为不屑地说道:“能不是么?从前看着大姑娘跟在二姑娘身边的时候,就知道是个不简单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