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两个时辰的赵霜凝,在夜里去荣德堂陪着老夫人用晚膳的时候,就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老夫人见赵霜凝打喷嚏,不由地紧张了一下,便关切地问道:“凝姐儿这是怎么了?莫非是上一回着了凉,身子还没有好全么?”
赵霜凝见祖母紧张的样子,便宽慰道:“不是不是。许是今日下午玩疯了,出了汗吧。”
老夫人一下子做出一副板着脸的样子,就说道:“瞧瞧你。我还时常跟着别人夸你最知道轻重呢,身体上头的事情竟然也这么不在乎。”
“祖母,孙女知道错啦!”赵霜凝忙挽老夫人的手,摇晃着老夫人的胳膊就撒娇道:“您可别生气了,好不好?孙女以后一定好好注意!”
老夫人见到赵霜凝如此保证,倒是也没了责备的心思。点点头,才展露出了笑颜。
最近这几日,该是又到了每个月赵君衍派人送信过来的日子了。老夫人的心中不免有些期待,就连赵霜凝也关心赵君衍的学业到底如何。
果然,今日赵霜凝和老夫人还聊到这件事呢,晚膳刚用完,陈嬷嬷那儿就已经拿着一封信过来了。
“乡君、老夫人,少爷那儿来信了呢。”陈嬷嬷脸上也有着喜色,忙就将信封交到了老夫人的手上。
老夫人如获珍宝一般捧在手上,就与赵霜凝一同将信封拆开,阅读了里面的内容。
赵君衍在岳山书院也待了几个月了,也逐渐适应了那里的生活。书院里头的子弟们都是刻苦勤奋学习,他也被这样的气氛带动,每日都认真读书写字。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老夫人和赵霜凝就已经明显地看出来,赵君衍的字比以前好了不少。下笔有力了,一笔一划也更加清晰。
措辞之间也更加有深度,全然不像当初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了。
只不过,赵君衍的天资到底不算是特别聪颖。现在逐渐地,在跟上课程这件事上有些吃力,不免也有些着急。
如今靠着勤奋的劲头尚且能够弥补,只是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因为天资上头的欠缺而显得后继乏力呢?
赵霜凝看完信以后,便将自己从前读书学习的一些法子附录在了信中,打算帮一帮赵君衍。
而老夫人那儿只是一如往常地继续关心赵君衍的吃穿住行,另外也捎带着平时生活的物资与经费,便也没有再过多地去干预。
这日,回到清玉阁的时候,赵霜凝已经有些疲惫了。
不过张妈妈却端了牛奶燕窝进来,正在屋子里头等着赵霜凝。
“张妈妈,我有些乏了,不太想用东西。”赵霜凝有些困倦,看着桌上精致的一碗燕窝羹,也没什么食欲。
张妈妈却抬头走到门边,小心翼翼地就将门给关上了。
见到张妈妈此举,赵霜凝心中的困意不由地消失地无影无踪。张妈妈素来是个妥帖的,今日将门窗都关上并且屋子里头一个丫鬟都没有,想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自己说了。
“江浙那边,梁大人的信来了!”
几个月前,当赵霜凝到京郊那一处着火的庄子上发现了自己父母的死有蹊跷以后,便就一直在着手调查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