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江郎来回奔波,人都有些瘦了,杜秀玲看着不忍心,便跟杜大恒研究道:“二哥,现在我们两个手头攒的钱,再加上这几个月你们给我们两个的工钱,我算了算差不多有二百两银子了,我想在镇子上盘个小点儿的铺子,我卖一些绣品啥的,这样也省的江郎整天来回奔波。”
“秀玲啊,你这个想法其实我早就跟你二嫂合计过了,确实不错,你们要是缺钱尽管跟哥说,小雪的手里头还有些银子,毕竟这几个月,这铺子很火,挣了些银子,你们要是用就先拿去用吧。”杜大恒道。
王氏也说:“是啊秀玲,咱们都是一家人,有啥事儿都好说,你们要真是想买个铺子也不错,他白天教书,你就做点儿啥小买卖,你们的小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谢谢你们了二哥二嫂,不过不用了,这二百两银子再加上他可以从书院提前预支半年的工钱,这也是书院的福利,我们买一间小点儿的铺子也都足够了。”杜秀玲笑着说道。
“呀,周院长人还真好啊,先生们居然可以提前预支半年的工钱啊。”杜大恒感叹道。
江郎笑道:“是啊,因为我们树人书院根本就不缺银子啊,你们是不知道,经常有那有钱的家长来给我们书院送银子,说是为了建设书院环境什么的,其实摆明了就是想让先生给他家孩子吃小灶,本来我们是不打算收的,可是院长他老人家说了,寺庙还不拒绝香火钱呢,干嘛不收?”
大家一听就全都笑了,杜大恒说道:“等我有时间就去托人帮着问问,看看有合适的铺子就帮你们联系。”
“谢谢二哥。”
“多谢二哥啦。”
时间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就到了七月中旬的时候,杜小雪家的水稻居然就已经低下了头,那饱满的稻穗很快就把秸秆都给压弯了腰。
士兵们就像是见了鬼似的来报:“这太神奇了,这才七月份,你这水稻居然就已经成熟了,看样子还产的很多呢,要不要叫郡王爷来看看啊。”
杜小雪笑呵呵地说道:“好,让他也长长见识。”
杜小雪目测,这岂止是三万斤啊,恐怕得有五六万斤。
接下来乐郡王就带着人赶过来了,他没想到杜小雪家的稻子会熟的这么快,而杜小雪也没想到自家的水稻会这么“早熟”。
乐郡王特意派人找来了磨坊的老板,让他带着石磨,当场开始碾米,结果十几天过去了,这大米一袋子一袋子的开始装,然后又一袋子一袋子的开始过称。
等到都称完了之后,查点一下,上好的大米颗颗饱满如同珍珠一般泛着光泽,足足有五万八千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