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上山的时候,所有听到消息的人都来送祖母上山。自发形成的几百人的送葬队伍,差不多白了一个山头的热闹场面,不只是创造了数量上的最高纪录,也给人们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祖母上山后,差不多有好几天,整个家里人都有一种非常严重的失落感,甚至像是没肝没肺似的。可是,度过了这个悲痛期后,一家人又突然觉得祖母像是回来了,她似乎并没有死,而是继续活在人们的心中。家里有了任何一个动静,就有人说是祖母回来了。
度过了悲痛期的邵俊雄,也更是觉得祖母没有死,而只像是睡在了山上。有时,他甚至会不经心地叫一声奶,似乎祖母就在他的身边。等到他意识到自己完全是在做梦,或者就是一种幻觉时,邵俊雄反倒又更加的怀念祖母,更加的悲痛欲绝了。过度的思念,甚至让邵俊雄产生这样的幼稚疑问,人为什么要死?难道就不能不死吗?人死了怎么就死了,难道就不能想个办法让她复活吗?要是能够让她复活,那该多好!
祖母的死,让邵俊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痛,他越想越觉得对不住祖母,越想越觉得他没有好好孝敬祖母,也越发觉得自己内心有愧。这种自责的情绪,一直延伸到他后来写完了那部中篇小说《祖母河》,才稍有好转。
把祖母送上山之后,回到城里的邵俊雄,突然间觉得自己很荒唐,他忙忙碌碌,居然只是为了能够在这坐县城有个一席之地。而他的祖母,虽然一直生活在那个穷困的乡村,却要比他过得快乐得多。
邵俊雄就有了一种悲观情绪,他甚至想要放弃这种忙碌,马上开始进入一种创作状态,但他心里很明白,现在的他,已经不想再回到那个三叉镇了,这不只是他奋斗的目标,也是一直想要对四姐的考虑。可是,目前这个状态,虽然他的生意很好,但并不是像外界谣传的那样,有什么一百万,他甚至连十万都没有,他除了扩大了经营,积累了一些材料,只有几万块钱的周围资金。
既然想要在县城落脚,邵俊雄就不得不考虑要在县城购买一栋商品房。
但邵俊雄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三日复土的时候,邵俊雄回了一趟老家。第一个忌日的时候,邵俊雄又带着四姐回去了一趟。按说,孙子辈可以回去,也可以不回去,但邵俊雄一定要回去,他觉得如果不回去,就是对祖母最大的不孝。祖母生前,他没有好好地孝敬一下,死后如果再不回去,他就不配是祖母的孙子!
从老家回来的那天晚上,邵俊雄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祖母很慈爱地对他劝导,“你一定要对姣姣好,如果你对她不好,我也不原谅你!”
邵俊雄一觉醒来,那种总觉得对不住祖母的愧疚心情,又突然转移到对四姐的诸多愧疚之上。
天一亮,邵俊雄就只身前往邻县,找到了一个新的门面。
几天后,邵俊雄就带着一车货,直接去了邻县,开始了他的邻县分店的经营。
生意一开始不怎么样,邵俊雄觉得这不是市场问题,而是广告力度不够。于是,他又在邻县电视台做了一次电视广告。
生意果然很快上升。不只是零售生意火爆,还有人前来批发。
那个老四工艺店,虽然与他解除了合约,却还是在他这里来进货,而且拿的是现钱。想到当初因为自己左顾右盼贪心太大而放弃了这个发财的机会,夫妻俩经常争吵。后来又因为房租要涨,贪图便宜,他们又放弃了那个门面,去一个镇上另起炉灶。因为生意更差,他们又跑到邵俊雄这里来进货。
老四工艺店的命运结局,让邵俊雄再一次看到,做生意不可以左顾右盼,顾虑太多,要敢于舍得,还要当断立断。他的人生,如果没有几次敢于舍得,当断立断,恐怕现在的他,还要守在那个小镇上。
邵俊雄决定奋力拼博,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而,一个小小的意外,竟然打破了邵俊雄的想法,也改变了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