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魏国为例,虽然魏王只是拥有许都及周围村落这一点直属领地,但是防卫边境的四大军团以及驻扎在许都的三大军团都是魏王得以统治整个魏国的保证,所有的公爵或者直属的侯爵,每年都要缴纳相应比例的税赋给魏王,缴纳比例中有一个重点参考的指标就是封地内包括但不仅限于军队的武装人员数量。如果胆敢不交、少交或者拖延,轻则罚金削减封地,重则罢除爵位。
如果有贵族胆敢武力谋反,魏王自然可以召集其他所有贵族的军队作为先锋,自己的直属军团在后压阵剿灭叛乱,既震慑削弱了国内贵族的武力,又能空出封地分给有功之人拉拢人才,一举多得。税收则来自于各种农业、贸易、工坊、人头等等各种税,通过男爵,子爵,伯爵,侯爵等一级一级的传递上来,形成了一套非常严谨的统治体系。
所以魏王丝毫不惧下面的人将封地发展的富裕,发展的越好,养的军队越多,交的税就越多,能够让魏王养更多的军队;如果只发展经济,不养军队,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缴纳的税赋,那对于魏王来说也没有关系,就当肥猪养着了,需要的时候随时放血。
当然这两百年间不是没有出现过惊才绝艳之辈,以下克上几乎成功过的例子,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诸侯们有着一个保命的大招——叫外援。其他诸侯国为了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自然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都会放下成见出兵来援。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反叛的贵族首脑在战胜国主军队后,面临着周围诸侯国联合部队的围剿,加上下属贵族的部队大量反叛倒戈,最后只能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原来统治某个贵族不能再统治原来的封地,将封地空出来了,不再有主。面对这种情况,当初的曹昂对此有着明确的规定:那就是必须再次分封出去,不论是由原本贵族的血亲继承也好,上级贵族另封他人也好,总之就是不允许哪个贵族参考郡县制的方式,直属统治多个封地。这样规定的目的是防止再次出现一个类似于秦朝的国家,打破当下的平衡。
如果发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即使相互入侵也是以掠夺财富人口为主的,战争结束后都会退回本国边境,很少发生割地的事情。所以五十年前雉阳县虽然被陈国攻破,洗劫一空,最后曹爵爷在战争结束后还是回到了雉阳,依旧当他的男爵。
这是一套严谨的统治体系,是建立在对普通百姓残酷的剥削上的统治体系。因为每个封地内的法律由贵族完全自主,也就意味着无论这个贵族搜刮的多么严苛,都是合法的,普通百姓辛辛苦苦的劳动果实就这样被合法的抢走了,被饿死、打死,卖身为奴等等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是没有百姓揭竿而起过,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毕竟连贵族造反都不能成功,更何况比起贵族更不如的普通百姓。
而且各国诸侯也不会允许底层百姓中拥有较高比例的成年男性,每每到了国内男性数量复苏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诸侯国之间就会发动战争,战胜国消耗掉可能带来隐患的人口,获得赔款、物资还有其他条件。战败国也不会失去国土,虽然需要赔偿战胜国,但是好歹也消耗掉了国内过多的“贱民”人口。
同时战争本身对于国内的势力来说就是一场洗牌,中低层的势力比如小世家、小商会等都是被收割的对象。战后的重建也会带来新的机会以及财富,就如同南阳地区一样。
总而言之,战争导致的各种损失,最终都会是由普通百姓来承担,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几百年,百姓还会继续这样承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