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此时身体已经很差了,他在死前立下遗诏:”朕以宗人入继大统,获奉宗庙四十五年。深惟享国久长,累朝未有。乃兹弗起,夫复何恨!但念朕远奉列圣之家法,近承皇考之身教,一念惓惓,本惟敬天助民是务,只缘多病,过求长生,遂致奸人乘机诳惑,祷是日举,土木岁兴,郊庙之祀不亲,明讲之仪久废,既违成宪,亦负初心。迩者天启朕衷,方图改彻,而据婴仄疾,补过无由,每思惟增愧恨。“
胡子睿知道这里的奸人指的乃是严嵩、严世藩一党,在这里嘉靖皇帝承认海瑞说的大都是正确的。
嘉靖皇帝遗诏继写道:“盖愆成昊端伏,后贤皇子裕至。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勿遇毁伤。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祭用素馐,毋禁民间音乐嫁娶。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可擅离封域。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职守,闻丧之日,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并土官俱免进香。郊社等礼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旧典,斟酌改正。
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方士人等,查照情罪,各正刑章,斋蘸工作采买等项不经劳民之事悉皆停止。于戏!子以继志述事并善为孝,臣以将顺匡救两尽为忠。尚体至怀,用钦未命,诏告天下,咸使闻之。“
隆庆皇帝继位后,将杨继盛列为抚恤录的头名,给他的评价是“刚方秉性,慷慨致身”,又云:“死者不可复生,百身难赎;枉者不可不直,三命宜颁。遵遗诏以加恩,悯孤忠而锡恤。特赠尔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谥忠愍,葬祭,并加录荫。”又赐祠堂于保定,额曰:“旌忠”,两边还有一付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箸文章”!而京城的百姓也自发将杨继盛的往处,改成城煌庙,将张氏供奉于内。
胡子睿知道旌本是指旌旗,引申为旗帜,也有表扬、表彰之意,而忠就更是褒义词了,正所谓“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杨继盛的沉冤既然已昭雪,于是他的老师,已经升任首辅的徐阶也写了道诗祭典自己的爱徒:”万物禀气以为命,公生其中得厥正。位卑身仆益自奋,君恩必报以死殉。人心为愤地为震,岁星一终天乃定。**澌灭主明圣,易名建祠锡赠廕。制词前后相辉映,嗟公一死重孰并。我铭揭之为世镜。“
文坛后七子领袖,杨继盛生前的好友王化贞也写了首诗:”呜呼,国家之所以为杨公者,足矣。当公再上疏再得罪以死,天下(阙)公之忠,痛公之冤,而不知公之功实在社稷。天下(阙)先帝之怒,公至戮其身,而不知再用公之言以格鸾嵩之奸,于后天下知,今上仁圣,数用言官言褒卿公,而不知其阴体,先帝之遗意。呜呼,公可以含笑地下矣。“
海瑞被嘉靖皇帝关下监狱,一直是待罪之身,有一天,狱卒拿了一顿丰盛的酒菜,海瑞没想到是嘉靖皇帝已经架崩了,自己马上就可以自由了,还以为是处斩自己的上路酒,于是他放开手脚大吃了一顿。那天晚上,嘉靖皇帝架崩的消息传来,海瑞于是“嚎啕大哭”,就像死了爹一样伤心,整个监狱都能听见海瑞的哭声,海瑞一面哭,一面把自己吃的东西全部吐了出来。
沈炼被隆庆皇帝追封为光禄少卿,任免沈襄当官,沈襄于是上疏,揭露当年杨顺、路楷、许论几个人窜通严世蕃,陷害沈炼的罪行;于是,法司追查当年的案卷,发现杨顺、路楷、许论犯有杀良冒功、贪脏枉法的罪行,数罪并罚,判处斩刑。正是因为有了隆庆皇帝表彰杨继盛等人的行为,打开了言路,为王崇古的隆庆和议、张居正后来的改革打下了理论基础、良好范围。
王崇古上疏曰:”先帝既诛仇鸾,制复言开市者斩,边臣何敢故违禁旨,自陷重辟。但敌势既异昔强,我兵亦非昔怯,不当援以为例。夫先帝禁开马市,未禁北敌之纳款。今敌求贡市,不过如辽东、开原、广宁之规,商人自以有无贸易,非请复开马市也。俺答父子兄弟横行四五十年,震惊宸严,流毒畿辅,莫收遏刘功者,缘议论太多,文网牵制,使边臣手足无所措耳。“
胡子睿知道王崇古指出现在的形势已非嘉靖年间可比,更明确指出嘉靖皇帝也不会拒绝俺答投降。
王崇古续奏道:”昨秋,俺答东行,京师戒严,至倡运砖聚灰塞门乘城之计。今纳款求贡,又必责以久要,欲保百年无事,否则治首事之罪。岂惟臣等不能逆料,他时虽俺答亦恐能保其身,不能制诸部于身后也。夫拒敌甚易,执先帝禁旨,一言可决。但敌既不得请,怀愤而去,纵以把汉之故,不扰宣、大,而土蛮三卫岁窥蓟、辽,吉能、宾兔侵扰西鄙,息警无时,财务殚绌,虽智者无以善其后矣。昔也先以克减马价而称兵,忠顺王以元裔而封哈密,小王子由大同二年三贡,此皆前代封贡故事。夫揆之时势,既当俯从,考之典故,非今创始。堂堂天朝,容荒服之来王,昭圣图之广大,以示东西诸部,传天下万世,诸臣何疑惮而不为耶?”
王崇古用也先、忠顺王、小王子等人的故事,来说服朝臣欲求百年无事的想法。
隆庆皇帝下旨对王崇古的奏章召开廷议,当时众人各执其见,定国公徐文壁、吏部左侍郎张网维为首的二十二名大臣皆以为可议和;英国公张溶、户部尚书张守直为首的十七个名大臣以为不可议和;工部尚书朱衡等五人以为可以封贡,不可以开互市。。。。。。兵部尚书郭乾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隆庆皇帝拍板,同意了王崇古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