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21日,凸尼斯。所以岛风的尺寸上比空想紧凑得多,以便减小水中阻力——岛风的吃水和舰宽都比空想少了一米左右,长度更是少了十米。
后来岛风更是因为以四十节极速回避美军攻击,锅炉过热爆炸跪了,而空想级最高极速航行记录是八小时,完爆所谓“日本海军最速传说”。
在法国之后,战舰航速方面的刚把子就是意大利——本来法国人会造空想级就是被意大利人的驱逐领舰那42节的最高航速刺激到了,于是闷头造出了空想,结果发现意大利人的航速是裸奔出来的,实际作战航速达不到那个速度。
法国人在空想级之后,还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在地中海吊打意大利驱逐领舰率领的驱逐舰队的大型驱逐舰莫加多尔级,这种驱逐舰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多艘同型舰组成一个专门用来摧毁敌人驱逐舰舰队的舰队。
当然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莫加多尔只建好了两艘,然后还都没啥战果,只有空想级大出风头。
当然了,大西洋、北海和地中海上的海战,从烈度上讲远远比不上太平洋战场,人空想级就算想要吹牛皮也吹不出来,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鬼神啊噩梦啊之类的称号,但是一看战损列表,一切都清清楚楚有据可查,说击沉了德国运输船就是击沉了运输船,说三艘空想级编队摧毁了一个德意联合输送队就是摧毁了一个输送队。
不像日本海军,这个海战出个驱逐舰叫xx噩梦,那个海战出个驱逐舰叫鬼神还是什么玩意儿,结果一看双方战损,哎妈呀日本海军战损和美国海军差不多嘛,人美国至少没损失战列舰,反观日本海军,那是遭重了啊。
当然了,空想级也是存在很多缺陷的,比如主炮塔转速不足这一条,还有就是高海况下主炮射击稳定性也很成问题,但这些问题,在这个时空都得到了解决。
林有德给法国人提供了驱逐舰用的小型主炮转动电机,解决了主炮转速问题,然后把给新型主战坦克准备的自动装弹机给先按在了法国的驱逐舰上实验一下——虽然法国人驱逐舰的主炮口径和林有德正在研制的下一代主战坦克所一定的差别,但炮弹的重量什么的其实都差不了太多,稍微改进一下就能用。
在另一个时空,海军舰艇第一次采用全自动装弹系统是美国的德梅因级重巡洋舰,美国人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铁底湾夜战中吃亏了之后,研究了半天认为主要问题是他们的巡洋舰的八英寸炮射速太慢,于是就搞出了全炮塔电动、全自动装弹的鬼畜八寸炮,然后发现这炮太重,无法安装在现有的重巡上,于是就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重巡来安装这种新式火炮。
德梅因建造完成后,拥有六秒一轮齐射的鬼畜火力投射,火力密度比日本海军图纸库里的终极图纸重巡还要高得多。但是日本海军在德梅因设计定型的时候就差不多跪了,连图纸船伊吹级都没能完成,更别说伊吹级的下一级了。
而在这个时空,世界上第一型全自动装弹的军舰的桂冠就被空想级拿走了——不过这也多亏了空想级那较大的船体,换了岛风那狭窄紧凑的船体,还不一定装得下。
安装了自动装弹机之后,空想级的主炮能三秒撸一发,鬼畜得一塌糊涂,稳性问题也就无所谓了:稳性不足打不准没关系,多打几炮就是了嘛。何况地中海本来就比较风平浪静,海况一向比较好。
此外林有德还给空想级装了最好的雷达,空间多就是棒啊,想装什么就装什么,相比之下,岛——好吧,不黑了不黑了,人家岛风有t字裤就够了嘛。
总之,这个时空法国快速舰队被林有德重新武装了一轮,和意大利的快速舰队一起投入到凸尼斯海峡的夜战中,双方打得有来有回。
三个月时间,双方的重巡在凸尼斯海峡的夜战中差不多都拼光了,法意海军因为有雷达之类的技术装备,还获得了夜间战斗机的支援,战损比要比英美联军要好,但架不住英美联军船多,换着换着就劣势了。
而英美联军舰队因为大量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折在凸尼斯海峡,结果大西洋航线的护航行动出现了漏洞,德国潜艇的战果开始不断飙升。
但这种漏洞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弥补:美国人开始量产弗莱彻级驱逐舰了,原来时空美国人最多就三天一艘弗莱彻,这个时空大概被逼急了,开始两天一艘弗莱彻了,反正这个时空美国人暂时还不用量产埃塞克斯级航母,多出来大把产能可以挥霍。
德国潜艇交换比再高,也遭不住这种量产方法啊。
用某即时战略游戏的说法就是:“学会了哥的运营,剩下的只是a过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