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节,汉末时代的重阳节还为流行赏菊、饮酒等习俗,更别说以后的吟诗作赋了。
如今的重阳节,流行的是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两大重要主题。
不过今年的重阳节,洛阳城里多了一项活动,那就是注定记入史册的大乾第一次科举。
辰时未到,参考的众多学子就在考场外面排起了长龙,李儒带领监察部的下属在那里核实考生资料,检查是否有夹带私藏。
“新鲜的包子,又大又香的包子。”
“馄饨,馄饨,香喷喷的馄饨。”
“数论推理,数论推理,大儒精心揣摩的考题,来来,看一看,包你高中。”
“策论,策论,皇宫新传出来的策论……”
“孩他妈?给我看好小兔崽子,不要让他乱跑。”
……
考场外面热闹非凡,有沿街的小贩在叫卖早点,有头脑灵活的商贩在兜售考题,还有带着全家老小堵在外面看热闹的百姓。
辰时钟声一响,科考正式进行。
这次考试的时间定为一天,各部出两题,考生不限答,可以答自己最熟悉,最想去部门的题目,也可以多答几部题目,考后再思考去哪里,当然,前提是必须被录取通过。
皇宫后花园,韩信、郭嘉、贾诩、戏志才、荀攸、程昱、田丰、沮授等人躺在韩信让木匠设计的躺椅上闲聊着。
躺椅上铺着柔软的羊毛、皮草,花园四周是盛开的黄色菊花,还有阵阵桂花香气弥漫在四周。
“这阳光晒着暖和啊,还是这样的日子舒服、安逸。”韩信微眯着眼睛,摇晃着躺椅享受着。
话说他这些日子都是这样处理政务的,把一帮子人叫来,然后把奏折什么的交给他们,让他们先概括,然后有决定不了的事情他再出面。
由于小事已经被六部给过滤了,加上几人都是智慧高超的人,所以他们这些人的工作量其实不大。
基本上三国时代早期最绝顶的几个智谋之士,都已经被他拉来充实政务班底了。
除了蒯越,说起那老小子,韩信觉得蒯越绝对是长歪了,在南蛮成就纵火贩后,又在西凉狠狠地干了一票,如今其他人都回京了,他硬是要随张辽等人去辽东再干上他一架。
对于这样贴心的臣子,韩信还是很满意的,他觉得以后有必要让蒯越再跨海搞上一次,而且要狠狠地做他一票。
咔嚓,咔嚓,咔嚓。
听着声音,韩信侧头一看,见郭嘉拿着个青苹果在那吃得津津有味,见他看过来,还挑挑眉。
这意思韩信自然懂,不知怎么的,东西总觉得抢着吃有味,就道:“恩,奉孝,给朕扔个桔子。”
话音刚落,嗖一声,一个薄皮桔子从天而降。
“不用感谢我,顺手而已。”戏志才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