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吴淳的竹屋陡然热闹了起来,许多村民将自家适龄的孩童送到草堂来入学,短短时间内,就有超过二十多个,并且这个数量还在增加。
不过按照吴淳的推算,云坞村有上百户人家,三到六岁的孩童最多不会超过四十个,这个数量正好在他可接受的范围内。
吴淳早就产生了设立私塾的想法,既可以帮助村里的孩童认字读书,还可以积攒名望,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个想法一直拖着,直到现在稳定下来后,吴淳才决定将之付诸行动。
村里老秀才逝去后,族老们正愁无人交孩童读书,吴淳提出这个想法后,立即得到他们一致支持,并且免费在竹屋旁给他修建了一座草堂,用作教学场所。
云坞私塾如期开学,当天许多村民拖家带口,以及村里德高望重的族老们都出席了开学仪式。
两挂鞭炮响完后,在众人热烈欢呼声中,吴淳宣读了自己所写的任职致辞,开始正式担任云坞私塾的教习先生。
按照古老的蒙学仪式,吴淳带着入学的孩童朝孔孟画像叩拜,随即烧香祷告,所有的仪式总算是告一结束。
最后一个流程,即是各家蒙学孩童的家长都要向先生交束修,也就相当于入学费,给多给少看各自的心意。
不出吴淳所料,许多村民都提了块猪肉,肉食难得,这点肉还是各家省吃俭用留下来的,现在都到了吴淳的手里。
本来吴淳想直接免费的,但是拜师的规矩不能破,在族老们的劝说下还是勉强答应了。
吴淳看着屋子里接近四十多斤的猪肉,心道以后的粮食倒是不用犯愁了。
草堂内,二十多个垂髫小儿坐在各自的书桌上,新奇地打量四周,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期待。
第一次入学简直比过年还要让他们快乐,各自都穿上了新衣服,母亲还给他们缝了一个挎包,早饭吃的还是馋了很久的鸡蛋和小米粥,他们真希望这样的好日子能够一直过下去。
草堂内的装饰很奇特,正前方是一个木制的讲台,墙面上是一块黑色的木板,各自的书桌上摆着沙盘,左右墙面上挂着一些老爷爷的画像,还有看不懂的条幅。
就在孩童们坐不住的时候,一个清瘦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许多眼尖的孩童认出这正是他们的教习先生,纷纷老实的坐回位置上去。
吴淳缓步走了进来,眼神扫视草堂内的孩子们,满意地点了一下头,随即拿起讲台木桌上的白色石膏笔,在黑色木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没错,吴淳采取的是后代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式高效且方便,比传统的私塾模式更加适合幼学启蒙。
黑色木板和石膏粉笔是他模仿后代的黑板和粉笔做出来的东西,因为缺少一些原料,并不能做出后世的那种效果,但拿来写字已经足够了。
开学第一步,当然就是自我介绍了。
吴淳写完自己的名字后,转过头,背着手道对孩子们说道:
“我叫吴淳,以后就是在座各位的私塾先生,你们可以称呼我为吴先生。我教学的方式跟其他先生有所不同,在我的课堂上,除了不能调皮捣蛋外,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做错了事情就要受罚,答对了我的问题有赏,都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
孩童们齐声回应。
吴淳点了一下头,随即走到靠窗第一个孩童的面前,低头温言道:
“就从你开始,每个人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包括你的名字、喜好、年龄之类的。”
第一个孩童没想到吴淳会首先点他起来回答,顿时神色显得有些紧张,在吴淳鼓励的眼神下,他终于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回道:
“我叫王大虎,我,我今年,八岁了,我喜欢过年。”
“哦?你为什么喜欢过年呢?”吴淳好奇问道。
王大虎满脸渴望地说道:“过年,可以吃饺子,可以穿新衣服,父亲会带我去县城玩。”
吴淳点点头,让王大虎坐下,示意下一个孩子站起来介绍自己。
这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吴淳招生不限性别,故而班上有五六个都是女童。
“我叫吴娇娇,我今年八岁,我喜欢吃糖,娘以前给我买过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