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说得在理。
没多久,妇人就端着一个硕大的托盘出来了。她将托盘中的菜一一摆在圆桌上之后,轻快地拍了一下空空如也的托盘,说道,“齐了,你们慢用。”
“哎,老板娘。”郑太太抬起头来,“你这里平常,生意多吗?”
“不多不少,糊口倒不难。”妇人笑道,“不过这几年生意不如从前了,港口起来之后,从这里进出城的人就少了。”顿了顿,妇人又问道,“说到这里,我倒忍不住想问个问题。”
“你说。”郑太太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她说下去。
“这位太太,我看,你应该不是江城人吧。”
“不错。”郑太太点点头,“你如何看出来的呢?”
妇人听了,挪过角落里一张板凳到郑太太边上坐下,颇有要打开话匣子大聊一番的架势,“说老实话,我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你呢。”
“怎么会这么巧呢。”笑眯眯的文秀在一旁接下了话,“我的这位朋友,也是最近一段日子才来江城的呀。”
“是。”郑太太也应道,“我是苏城人。”
“苏城?”妇人微微皱起眉头,眯了一下眼睛,显得更有兴趣了,“还别说,我年轻的时候,就在苏城待过呢。”
“难不成,今日您要碰上旧日的老友了?”知雅小口小口地喝着煮汤圆的汤,笑着看向郑太太。
“恕我冒昧,我应该没有见过你。”郑太太却一口回绝,眼神里似有几分鄙夷,像是不想与这样的人攀上关系。
“你见没见过不要紧,我有印象就好了。我虽然上了年纪,但是脑子也好使。多少年前的事,我都记得一清二楚呢。”妇人胸有成竹地说道,“不过这些啊,不说也罢。记不记得是一回事,说不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啊,就我年轻时做过的那些事,多少人就算记得我,也不愿承认呢。”说完,她撑着膝盖站起来,把椅子搬回到原处去,也不看他们,就自顾自地说道,“就当我记差了吧。你们慢慢吃,想要什么叫我,我就在里屋。”接着,她迈着那依旧风风火火的步伐,往屋里走去。那微微驼背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半开的门后。
“她在说什么呢?”灵蓁有些摸不着头脑。
文秀和郑太太都不约而同地摇摇头。这无措的茫然,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知雅听着那妇人的话,也没有说什么,就当是遇到了一个精神奇怪的人。
而铭均和铭诚安静地吃着包子,因那妇人而起的纷乱思绪已飘在九霄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