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早前备好的棉鞋棉袍取出,叶夏亲手给宋枫彦三只换上,又给三只戴上厚实的毛线五指手套和护耳帽,围上温暖柔软的毛线围脖,乐得三小只眉眼弯弯,你看看我身上穿的,我看看你身上穿的,高兴得不要不要的。
“妹妹说的对,这棉鞋棉袍穿着着实暖和!”
宋枫彦小正太附和宋瑞宁小姑娘一句,紧跟着宋枫染小正太亦点头,眨巴着黑亮的眼睛,看向叶夏说:“娘,暖和!”
三小只没换上棉鞋棉袍前,穿的是动物皮毛做的小靴子和御寒衣物,不过,里面皆穿着柔软贴身的毛衣毛裤。
“暖和就好。”
叶夏笑说,手上动作麻溜,提着两个大包袱朝门外走:“都跟上哈。”
其中一个包袱里装的是棉花,另外一个里面装有羊毛线和三套差不多大的棉鞋棉袍及毛线手套、护耳帽、围脖。棉花是拿给皇后看的,棉鞋棉袍等东西,分别是给太子和伴读秦昭还有叶容瑾的。
特别要说的是,叶容瑾乃承恩公府孙辈,具体点说,是叶二哥膝下的嫡次子,年十一,在叶氏一族没出事前,这位小公子便已是太子身边的伴读之一,
但后面由于叶氏一族的案子,由于太子被废,皇后被废,叶容瑾的伴读资格自然同样作废,前不久,永康帝恢复叶容瑾的伴读身份,
又听太子说想要昌国公府世子秦昭做伴读,稍作思索,一道圣旨就到了昌国公府,自那日后,秦昭正式成为太子伴读中的一员。
昌国公异常高兴,对永康帝所施的皇恩感激涕零,却也知道秦昭能被选作太子伴读,绝对和其义母有着必然关系。
这一点,秦昭自然也知道,加之想起叶夏曾说过的话,小孩儿领旨后,回到自个院里,一进屋无声好好哭了一场。
他清楚这是义母给他逐渐崛起的机会,给他在这国公府的又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试想想,仁国公的义子,太子身边的伴读,哪个不长眼的,敢随意欺辱他,和他过不去?
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叶夏娘四个坐在放有暖炉的马车里,完全感觉不到车外的寒冷空气。
随着时间流逝,马车终于驶进宫门,待行至后宫附近的宫道时,叶夏娘四个又转乘软轿,约莫过去两刻多钟,软轿落地,娘四个终于抵达皇后的栖凤宫。
“一路上很冷吧?”
在叶夏和三小只按规矩向叶清馨请安见礼后,叶清馨柔声笑问了句。
“马车里暖和着呢,再说,姐姐瞧瞧他们三个身上穿的,可厚实了!”
叶夏回以微笑,随后把俩包袱逐一打开,手指洁白如雪的棉花对叶清馨说:“姐,这是棉花,可以用来做棉鞋棉衣棉裤,可以填充被子和褥子,御寒保暖特别好。”
微顿须臾,她拿起另一个包袱里的一件细布棉袍续说:“你看这件棉袍,就是我用棉花做的,还有彦儿和染儿、宁宁身上穿的,脚上穿的,也都是我用棉花做的,再就是这棉袍的里子和面子所用到的布……”
叶清馨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到这位嫡姐,大夏的皇后目瞪口呆的样儿,叶夏莞尔一笑:“棉花种植不难,我有采集不少棉籽,
等明年四五月份,我会在我手上的三个庄子里各种一些棉花,等棉花成熟采摘后,必能收集更多的棉籽,到时,朝廷就可以向全国各地适宜种植棉花的区域推广,
这样老百姓到了冬日就能有棉衣棉鞋可穿,平日里也可穿棉布做的衣服,说起来,棉布衣物比葛布和麻布穿上身要舒服很多。”
“夏夏……”
叶清馨一把抓住叶夏的手,神色动容又激动:“你说你怎就这么有福运呢?!先是在山上发现亩产数十石的红薯,接着又发现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紧跟着又有了这棉花,夏夏,你不愧是皇上封的仁国公,仁心仁爱……”
“姐……”
叶夏脸颊微热,打断叶清馨,她说:“我只是不经意间看到,接着做了我该做的事儿,真得很微不足道,你没必要放在心上的,更不用一个劲的夸我。”
她不过是把红薯,把种牛痘可预防天花之法,把棉花拿出来,让它们提前在大夏面世,提前让贫苦百姓能少饿点肚子,能在寒冬时有件御寒的衣物穿。
叶清馨热泪盈眶:“夏夏,你知道吗?你越是这么说,姐姐越觉得你了不起,越觉得你该受世人称颂!”
“好啦,姐,咱不煽情了成么?你再看看这毛线,这是我把剪下来的羊毛经过一番处理后纺织出来的。”
拿起一只嫩黄色毛线球和一只红色毛线球,叶夏又说:“原色经过浸染,嗯,可变成不同颜色。用它针织衣物、袜子、围脖和帽子,
也很保暖呢。对了,这里有三套棉鞋棉袍还有毛线织出来的护耳帽、手套、围脖,是我分别给睿儿和昭儿、瑾儿他们三个的。”
“你总是这么有心!昨个你往宫里送那么多新鲜蔬菜,皇上知道后,好一阵高兴,还说等雪停了就去你庄子上看看那个什么蔬菜大棚,
如果可行的话,由朝廷向各州府推广,这样大夏子民不仅能在冬日里吃上新鲜蔬菜,农户们也能给家里增添点收入。”
“朝廷能推广自然是好的。”
叶夏说着,在装有棉鞋棉袍和毛线针织物的包袱里取出一沓写满字的纸张递到叶清馨手上:“姐姐回头把这个给皇上。”
“是如何建蔬菜大棚和种植棉花的法子吗?”
叶清馨问。
“嗯。”
叶清颔首:“我写的很清楚,到明年四五月,我会送些棉籽进宫,到时朝廷可以先在皇庄上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