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来到老李纲的卧室准备叫他起床。
却发现老李纲神态安详的坐在书桌面前的胡凳上,脊椎挺的笔直。
身前的碳盆里,还有半封未曾烧尽信件,依稀能看出陛下的金印!
管家上前一探,与活人无异的老李纲,早已没了鼻息!
史书记载,贞观五年,大唐皇家书院创始人,书院第一任山长,太子少师,一代名臣李纲逝世。
以八十五岁高龄,寿终正寝于翠微山。获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史家称之为,李文贞公文纪!
……
“阿嚏!”
北归路上的张拯突然打了个喷嚏,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些烦躁起来。
虽说岭南战事吃紧,但毕竟是岭南王的两位公子进京,该有的排面还是要有的。
所以冯盎最终还是派出来两百全副武装的甲士,护送张拯和李承乾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进京。
回长安的路上,张拯的心中莫名的有些不安。
“我总感觉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
晚上扎营时,张拯来到李承乾的营帐内,将自己心中不安的感觉告诉了他。
然而让张拯没想到的是,在他向李承乾倾诉完自己心中的预感之时。
李承乾也沉着脸说道:“巧了,我也有这种感觉!”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同时闪过一丝莫名的凝重。
感觉这种事情说不清道不明。
但如果只是其中一人有这种感觉,还能用错觉来解释。
如果两个人同时出现了这种预感呢?
会是巧合吗?
两人忧心忡忡的度过了一夜,只是这一夜,两人都没合眼!
从岭南已经出发十天时间了,路程也快走了三分之一。
若是正常赶路,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两人只觉得慢,太慢了!恨不得马上长出翅膀飞回长安。
这种什么都不知道,又心中难安的感觉,将两人折磨的快要疯魔了。
早就被张拯遣回长安的陈瑀,也未有信息传来,让张拯心中的不安之感更浓。
可惜张浮生与黄家豪留在了岭南帮助冯盎。
不然以他们两人的本事,一定能从长安打探出一些消息来。
就这样怀中沉重的心情再次走了数日,一群人再次来到了大江边上。
“唳~”
忽然,一声嘹亮的鹰啼自空中传来!
“这是……”
张拯抬头一看,一只神骏的鹰隼正朝着自己直直的俯冲而下。
正是李武存的海东青!
“小鹰!”
张拯伸出手臂喊了一声,海东青顿时稳稳的站立在了张拯的手臂之上。
只见原本油光水滑的海东青,现在狼狈无比,羽毛之上尽是脏东西,精神也有些萎靡。
看这样子,也不知道是在长江之上盘旋了多久。
海东青确实已经在长江之上盘旋了大半个月,因为它不认识去岭南的路。
而且南方的温热潮湿的气候让它很不适应,所以便一直在大江之上等候张拯的到来。
期间差点数次丧命于江南捕鹰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