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客店门前,师徒二人接过店伙计递过来的马缰绳,顺手将包袱挂于马鞍桥之上。再看这两匹良驹,经过了一夜的进食和休息,加上一大早就被马倌梳理干净、整齐的毛发,如今看上去神采奕奕,独有一种战马后代的傲气。
两人冲着小二哥微一抱拳,随即转身牵马离去。小二哥冲着二人挥手告别,时不时低头看了看手里又一次被二人打赏的碎银,一双眼神竟有一丝不舍之意缓缓流露而出。
“如果每个客人都能像他们二位一样,那客店里的事情就好做多了,至少不会再平白无故的挨骂、受气!”心中感慨一番之后,小二将银子揣进怀里,最后看了一眼街上的人流,这才转身进入客店。
师徒二人牵马自土街旁缓步而行,此时这条街上的行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二人一边走,一边确定着此行的目的地。
“还是先带你去见见师弟吧!”燕成转头一笑,随即又面色如常,继续往前走。
“也好,我也想见见他!”知恩同样笑着回应。
等两人时不时的闲聊着,就快要顺着这条土路离开小镇之时,突然就被眼前一丈之外、蹲坐在街边的一个穿着破旧的老头吸引了目光。
土路旁一丈开外,一老头蓬头垢面,身披灰色旧袍服,满脸的横竖褶子,就像是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老头双手抱胸,就那般蜷缩在街边,好一会才不情愿的抬起头四下打量片刻,随即再次收回视线,继续将身体抱成一团。
眼瞅着五月的天气,几乎早已没有了什么寒凉之意,但看老人姿态,仍然像是冬日里穿着单薄才会出现的样子。在老人的正前方,摆着一只用竹子编织的旧竹篓,竹篓正上方阔口处,从左到右横放着一个用破布紧紧包裹着的类似于剑匣一般模样的东西。
“好一对犀利的眸子!”燕成牵马来在老人咫尺之前,不经意间与他那双眼睛对视瞬间,只一眼、震惊之余忍不住的在心中一声感慨。
就在师徒二人正准备就这么从老人面前走过之时,却突然被老人开口拦下。
“二位公子请留步!”
二人闻言,同时拽了拽马缰,停步转身回看老人。
“老人家是在唤我们吗?”燕成顺手将缰绳交到知恩手里,上前一步俯身凑近老人身前,一脸笑意的问向老人。
老人家微一抬头,同样笑呵呵的看着燕成,缓缓开口:“正是!”
“敢问您老唤我二人可是有事?”燕成干脆蹲下身来,与老人面对面交谈起来。
“老朽观你二人周身,似有不凡之气,欲赠一物给两位,故而当街叨扰,万望见谅。”老人说着话,蜷缩着的身体逐渐打开了一些,但依旧蹲在原地。他伸出一双枯瘦的手,自竹篓上方缓缓取下那个用黑色破布包裹着的盒子,双手托起递到燕成面前。
“这是何物?老人家何故赠我?”燕成虽然疑惑,但还是双手接过了那个盒子。东西不算大,但的确有些分量。如果是木盒子,也一定是用上好的木料打造而成。
“此物乃是一剑匣,至于用处,公子日后自然会知其妙处,老头子也不便多言。”老人收敛了双眼之中的锐利之色,故而再次看向燕成的目光之中满是慈爱,如有骨肉至亲一般,只看的燕成疑惑之余心中竟是有了些许忐忑。
“这里还有长剑一柄,今日里也算有缘,就送于你身后那位公子吧!”说着话,老人又从竹篓里取出一把长剑,不过依旧是被黑布包裹着,一时看不到里边剑身的模样。
知恩牵着马缰就站在燕成跟前,听闻老人言语之后,他当下松开缰绳,上前一步双手接过老人递向他的东西,嘴里不停的道谢,却没有当着老人之面打开观瞧。
“多谢老人家的美意,这剑匣和长剑我二人便收下了,却不知老人家姓甚名谁,如何称呼?”燕成看着手里的那个足以装下十余把长剑的剑匣,言语轻和的问向老人。
老人闻言又是一笑,他当即起身拍了拍衣衫上的灰尘,然后伸手取过竹篓背在了那微微有些驼起的后背之上,最后开口说了句:“旧物机缘归新主,东海城下论沉浮。若问老朽名与姓,三缕清香侍鬼谷!”
老人渐行渐远,但最后那一声充满豪气的笑声却依旧回荡在师徒二人耳际。
“还真是个怪人!”知恩看了看手中长剑,又抬头望了望老人离去的背影,不禁出言感慨一声。
“旧物机缘归新主,东海城下论沉浮。若问老朽名与姓,三缕清香侍鬼谷!”燕成一边念叨着老人离开时所说的话,一边在脑海苦苦思索着。
“师父,要打开瞧瞧吗?”知恩托起手中剑问向燕成。
“算了,先收起来,待方便时再看。”于是师徒二人收起东西,继续牵马往小镇外徐步而去。
这一日晚间,坐在野外一片空地上的师徒二人,围着篝火,小心翼翼的打量着那位老人所赠之物。燕成手里捧着的,正是一个全身暗沉的乌木剑匣。此剑匣并非一般的盒子那样,上下开合;而是横放之后,左侧三分之一处轻轻一推,如人摘帽一般,露出了十五个孔洞,整整十五个,不多不少。
“难不成,这个剑匣里需要装十五把剑?那得多沉!”知恩凑上前去观看之后,随口说了一句。然而正是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却点醒了正在凝神沉思的燕成。
“依老人先前所言,此剑匣需到东海才能体现它的用处,剑匣内十五个孔洞,莫非是对应那十五把神兵?再过几个月,剑域之门就将开启,老人话里话外,莫非指的就是此事?”
想到此处,燕成低头用手仔细的摩挲着剑匣,再次思虑道:三缕清香侍鬼谷?鬼谷门下、赊刀人?对了、一定是那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赊刀人!能卜生死、预测兴亡,传说中每逢世道大变之前出现,留谶语于民间,以暗示世人!
此刻,燕成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在内心将整个事情前后串联起来,等这一切都符合自己的逻辑之时,他这才收起剑匣,脸上缓缓展露出了笑意。
“师父想到什么了?这么开心。”知恩见状随口问了句。
“哦,没什么,突然想通了一些旧事。”燕成冲他随口回应了句。
“您看我这把剑!”知恩举过那把老人赠与他的长剑,此刻外边的黑色布条已被他拆了去,只留下黑漆漆的剑柄插在了同样黑漆漆的剑鞘之上,剑身还未曾出鞘。
燕成接过长剑,借着篝火的火光,仔细看了看剑柄和剑鞘,反复来回之间依旧感觉平平无奇。可当他握在剑柄处的右手轻轻往上一提之后,一道红光自剑身三寸之处乘着篝火的光亮,激射而出,好似一道红色电闪。燕成与知恩同时闭上了双眼,良久之后这才再次睁开。
“知恩!”燕成端详着三寸剑身,轻轻出声。
“我在这,师父!”知恩下意识的往燕成身边靠了靠回应道。
“不是唤你,你且看这剑身!”燕成话说完,身旁知恩便俯下身来定睛仔细观瞧:只见那刚刚出鞘的剑身三寸之上,有两个暗褐色的纹路,借着火光映照,正是“知恩”二字。
“莫非此知恩,正是剑名?”知恩看清楚之后,疑惑的问向师父。
“应该就是了!知恩握知恩,倒是一桩美谈。虽然尚不知老人赠剑之意,但你一定不能辜负这把长剑知恩!也就是说,知恩剑下,只能死该死之人!”燕成语重心长的收起长剑,叮嘱徒弟。
“是,知恩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