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计划雏形
诸葛亮刚刚入座,刘备便开口说道:“我们打算策反张辽,你怎么看?”
此前在来路上已经听关银屏说了,但是听到刘备亲口说的时候,还是微微皱了皱眉。
“想法有些大胆,并不难,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先前你能策反刘璋的部下,可是这一次的是曹操的部下。他对于手下的把控,远远比刘璋要厉害许多,从他先前为此所做的努力就能看出来了。”
刘琦点了点头,接着他的话说道:“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不这么做的话,曹操始终是个心腹大患,即使现在没有对新野出手,但是下一次依旧还会这么做,他不是等闲之辈,而你们现在的兵力是完全不足以曹操兵马的。”
“与其做困兽之斗,不如拼一下。”
诸葛亮便直接问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刘琦原本打算把丘壑的事情说出来,但是想到这种计划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更何况,诸葛亮也不一定会相信自己所说的,便只是告诉他们,自己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但已经有了雏形,只是需要时间。
刘备又问道:“需要多久的时间?我们现在韬光养晦,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主动出手,除非曹操等人要是愿意出手的话,那我们之间或许马上就会拼个你死我活。”
刘琦点了点头:“他不一定能忍,但或许也会拖延一段时间,等看清楚形势之后再出手。另外,之前的失败也给了他相当大的教训,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他恐怕会等上很长一段时间。”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按照刘琦先前的想法,要是曹操这个时候出手的话,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新野局势完全失控了,这个时候必须要破釜沉舟,第二种便是相对极端一点的,即使知道有风险,但是也不能让刘备等人继续在江夏这么发育下去,只会造成之后的威胁越来越大。
曹操是个聪明人,他不是只会想到这层关系,一定会往更深层次去想。
这个说法诸葛亮自然也是很赞同,所以刚才说到策反的时候,他并不像刘备一样坚持反对,反而是抱着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
可是现在看来,无论是刘琦这么做,还是刘备等人这么做,都有种太过于强势的感觉,无异于是将战火引燃。
刘备等人目前的观念就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一击毙命,虽然不知道这时机是多长的时间,但总归是有机会的,可是放在刘琦的身上,只是不想继续拖战,眼里容不得沙子,得想办法尽快解决。
于是几盏茶喝完之后,三人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刘琦只好将这个想法暂时放了下来。
如果刘备等人不愿意这么做的话,那么恐怕他就要自己去做了,暂且先不提风险,若是真的出现什么危机,恐怕关银屏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刘琦陷入危险,所以江夏到时候一定会被拖下水。
这也算是刘琦计划中的一环,只是这种计划并不是完全能够由一人承担下来。
就像是诸葛亮说的,时机才是最重要的。
想了半天之后,刘琦将话题引到了另一边。
“之后的形势你们要参与一下吗?还是继续韬光养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