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镇长回头看向各个科室的主任,都是一团雾水,纷纷摇头,不敢冒领功劳。
见大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领导们日理万机,便不再纠结这件事,转而去慰问安置点的灾民。
这处安置点的工作完成后,准备赶赴下个安置点时,李秘书小跑过来,在卢镇长耳边小声低语。
“义务送外卖的好心人来了?”
卢镇长一喜,赶紧领着众人回去,只见一个背着外卖箱的坚毅身影正快步走在夜色中。
轰鸣的发电机为安置点提供了微弱的灯光,把外卖小哥的身影拉的狭长,沉重的外卖箱压弯了他的腰。看到这么有意境的一幕,记者们纷纷拿出照相机捕捉这精彩瞬间。
“嗯?”
林小建敏锐的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好奇的瞥过来一眼,在卢镇长的示意下,风县日报的记者赶紧冲上来,把话筒对准他问道:“你好,我是风县日报的记者,请问你是在帮哪家饭馆送外卖?”
“我……”
见到记者后面站着的一大堆人,林小建顿时不知道该不该表明自己的身份。
他万万没有想到会碰上记者,初衷就是想帮抗洪尽一份力,一点儿也没有邀功出名的想法,生怕说了会让自己的公益行动变质。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知道能出名,很多人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天黑路滑,水深风骤,一路上抛锚了多少汽车。要没有系统出品的极品电瓶车,他想来也过不来。
童斌早上过来的时候积水还不严重,没想到外卖会送不到。他下午给好几个摊主都发了信息,只有林小建答应了。
“这不是北山集市的小林麻辣烫老板吗?”
见林小建突然语塞,卢镇长立刻走到前面,主动为大家介绍道。
林小建的想法很单纯,但他不会放过这份到手的政绩。
卢镇长脑海里瞬间闪过好几篇通稿的写法,“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新风县人融入归属”“地摊经济硕果累累”,这些喜闻乐见又紧贴时事的元素用上去,这篇新闻不火他卢字倒过来写。
风州每年都要遭遇台风,别的地区志愿者只能吃干巴巴的食物,北山却能吃上热烘烘的热食,管理水平高下一看便知。
别人办不到的,你办到了,这就是能耐。虽然这事跟卢镇长没啥关系,是林小建自发的,但他认为要没有他栽下北山夜市这颗种子,哪能开出这绚烂花朵呢?
“卢镇长你好……”
见自己的身份已经被揭露,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林小建坦率承认道:“这些麻辣烫是我自己做的,我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在抗洪抢险,想着能不能尽一份力,就做了这些外卖送过来犒劳志愿者。”
听到他朴实的话语,记者们连连点头,觉得发掘出了一条有爆款潜力的新闻。
他们奋笔疾书,这是本次抗洪抢险中的一个闪光点。
读者们早看厌了领导高度重视,官兵英勇无畏,群众情绪稳定这样的套话。可不这么写,没有别的素材可以写了啊,记者也想写点不一样的,总不能胡编乱造吧,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
既然是万众一心,那自然不能只有官方力量,民间力量也很重要。别说林小建是自发行为,就算是作秀,也要大书特书。
历次救灾中当然少不了公益组织的身影,但北山河泛滥的太快了,快到本地人都没反应过来,公益人上午还准备赶赴登陆地点清风市呢,此刻都还在路上。
在网上各种照片视频的推波助澜下,外界群众迫切的想要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新闻就是要新要快,时效性很重要,这万众瞩目的视线便落在了林小建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