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刚毫不露怯的独当一面烹饪起来,三口砂锅同时开火,分秒不差。见他烫功很是熟练,比昨晚考核的时候都要流畅,林小建放下心,不再盯着看,而是拿过一个小本本给顾客记起账。
餐饮店里最重要的岗位其实是收银,烹饪工资高只是因为劳动更累门槛更高。之前林小建都是让小虎帮忙记账,而小虎不喜欢这份工作,他的性格总是丢三落四,时不时会漏记顾客的菜。
收银的工作太特殊了,算对是应该的,算错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不像味道淡一点重一点影响不大。大部分个体餐饮店的收银都是老板娘负责,就算算错了也是自己的事,怪不到别人头上。
听到以后不用自己记账了,小虎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哟,林老板,这是请了厨师来烫菜啊?你以后清闲了嘛!”
“晚高峰忙的时候没帮手不行,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
老主顾大块头几天不见,见到摊里多了个人,和林小建开起了玩笑。
林小建得体的回答着,并没有说自己以后会把烫菜完全移交给陈大刚。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菜就要老师傅或老板自己做的才好吃,交给外人做就是不务正业。
中午的生意平平淡淡,就卖出去一份海鲜砂锅。林小刚借此给陈大刚示范了一下,大刚点点头,看起来没什么难度。
麻辣烫这类快餐最难的地方不是烫菜,而是采购、储藏和调味。大部分人不会因为烫的味道不好失望,差评主要集中在菜品不新鲜或服务态度上。
以外卖为例,去评论区看看,绝大多数差评其实跟店家的厨艺没关系:要么是送晚了,要么是汤洒了,或者是漏菜了,太贵了,90%以上都是这四种原因。
午餐时间很快过去,林小建难得享受一次清闲的午市。
12:50,大家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小虎拎上最后一单外卖,冯阿姨把刚才收的碗都泡到水里,陈大刚把锅灶全擦了一便,所有人整点下班。一切显得井井有条,开始具有团队雏形。
林小建最近看了不少商业管理有关的短视频,被平台贴上了此类标签,随后就不停给他推荐这些视频,还收到许多付费培训的广告。如今他对于团队、绩效、矩阵这些词汇都很熟悉,偶尔会在工作生活中联想到它们。
他对于团队的理解是:动手的事情他们干,动脑的事情自己干。
到晚上,陈大刚终于有点忙不过来了,同时管八个砂锅对他的多线操作是项严峻的考验。林小建见状帮他分了三口锅,寻思着得再买台小号的四眼煤气灶,放在边上,以后高峰期自己用,或者专门做海鲜砂锅。
忙完晚高峰之后,夜市逐渐陷入沉寂,等三人做完手头工作陆续下班,林小建开始盘点今天的收获和明天要买的菜。